洛都,劉經緯出門巡狩已經兩個月了,八月份的洛都已經稍顯炎熱。
最近洛都已經開始慢慢的熱鬧起來,原因無他,便是那應試的舉子們準備來洛都趕考,提前一個月來,也好有個落腳的地方,順便能結交一些有名的士子。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洛都最為熱鬧的時候,才子們到處參加一處處文會,以文會友,而那各處青樓妓院也忙著招攬這些書生的生意,雖然說學子們窮,但是若那個青樓能夠傳出那麼一段風流佳話,那便能讓這個青樓名聲打造。
特別是去年劉經緯在蒔花館的那巧對花魁的段子,時不時還能在文人口中傳出,雙魁鬥現在已經被改編成了評書,在各大酒樓傳唱。
自從老皇帝去世後,洛都的朝堂也發生變化,此次主持應試的人小皇帝還沒有著落,在跟隨劉經緯體察民情的那一個月中,小皇帝深切的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淳樸和需求,也了解了劉經緯口中生產力和科技所帶來的威力。
因此,小皇帝對於此次科考是特別的看重,科舉取士,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然而此次科舉,小皇帝決心做出點改變,在接觸過張遠山後,小皇帝也了解到了如今龍騰的幾大毒瘤。
現在,那些世家甚至將手伸到了劉經緯的家屬之中,讓小皇帝也不安起來。
“閔大人,你一向對趙家忠心耿耿,朕想讓你主持這次科考,您看如何?”小皇帝趙瑉坐在禦書房中,手中拿著一本格物正看的津津有味。
這格物一書,乃是劉經緯率人編纂出來,供給朔方學堂專用的書籍,聰明的小皇帝在看第一眼的時候便喜歡上了這一門課程,此刻他已經學完了初級,正拿著中級的課本,在紙上寫寫畫畫,並頭也不抬的對閔髯說道。
垂首站立在一旁的閔髯聽罷,頓時臉上帶著一絲高興和一絲猶豫,他高興的是,老皇帝過世後,小皇帝仍然如此信任於他,而他猶豫的是,科考一事,曆來是由禮部主持,皇帝一開這金口,若是他答應了,可能會違反祖製。
於是說道,“感謝皇上對微臣的信任,然而此事曆來是由禮部負責,若是今年交由吏部來考,怕是於理不合啊。”
本來這閔髯剛開口說話,趙瑉還沒怎麼在意,但是聽到那於理不合四個字的時候,卻是眉頭一頓,放下了手中的書籍。
“閔大人,可是擔心祖製?”小皇帝問道。
閔髯點說稱然。
小皇帝站了起來,踱步到閔髯麵前,拉著閔髯並排坐了下來,那閔髯何曾受過如此殊榮?頓時便跪倒在地,謝恩不已。
皇帝也不阻止,隻是等他磕完頭仍舊拉著他坐在了身邊,趙瑉雖然是孩童,但是那閔髯見小皇帝如此知遇,也是內心激動,半邊屁股堪堪的坐在了凳子上。
“閔大人,你可知道什麼叫做創新和與時俱進?”突兀的,小皇帝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那閔髯執掌吏部多年,現在又是內閣四大閣臣排名第二的大臣,饒是他覺得自己飽讀詩書,也不知道這創新和與時俱進何解,當下便茫然的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