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閔髯自從被皇帝任命,主持這次科考之後,一時間門庭若市,各處學子帶著自己的文章詩詞都來到吏部尚書府前,希望能撞大運,讓吏部尚書指教一二,以留下個印象。
其實這事並不是沒有可能,以前科考,就有人拿著自己的文章詩詞堵在主考官府前,主考官看過此人文章後點評了幾句,此人還真就及第了,因此考前投文這種事情也成了一段風景。
“這位兄台,能不能到後麵排個隊啊。”正在一旁思考的學子被此人一打岔,頓時有些不樂意。
來人正是劉經緯,在回來之前,他越好閔髯商量下一步龍騰改革的方向和手段,卻是被這些學子堵在了門前,進不去。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確實是要去閔大人,還望海涵,海涵。”劉經緯也是科考過來人,雖然他的科考之路走的有些不太一樣,但是也能理解這些學子的心情。
那王兄見這兩人說起了話,頓時走上前來道,“這位公子,你就別擠了,擠不進去的,在下王子才,建議你還是在這等著好,即使我們兩讓了,前麵你也搞不定。”,說罷朝著他們前頭指指。
劉經緯順著王子才的手指看過去,好家夥,隻見在他們前麵拾級而上,堵了不下幾百人,天氣又熱,還不知道誰人得了那狐臭,一時間那氣味是絕對不好聞。
“得,我不走正門,走後門總行了吧!”劉經緯無奈,雙手一攤,說道。
那王子才和剛才那位正在沉思的學子望著劉經緯,然後相視一笑,說道,“哈哈哈哈,仁兄真逗,這年月,走後門的可比走前門的要多,不信你看。”那王子才又是一指。
劉經緯看去,隻見旁邊那巷子中也是車水馬龍,估計得從後門那邊一直排到了巷子口,一見這陣勢,劉經緯也是沒了脾氣,思考著如何進府。
突然間,那站在前麵的人突然出現了一絲騷動,也不知誰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諸位同窗,咱在這等著也是等著,要不找點事情做可好?”
眾人一聽也是,頓時便紛紛起哄,各自找地方坐了下來,劉經緯一路奔波,甚至連家都沒回,此刻也是累的緊,索性也就跟著眾學子坐下,湊個熱鬧。
“不知我等有何事可做?”又有一學子說道。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最後紛紛決定討論時政,因為科考中,其他的諸子百家學問考的相差不大,但是這時政卻是最難的一道,這也是龍騰學風開放,此時並不忌諱,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的便說開了。
而劉經緯一聽這題目,頓時心中暗自點頭,接下來皇帝,閔髯和他三人組成的鐵三角就是要從改革入手的,也不防聽聽這些人對時政的一些看法,他們想必也是代表了一部分士子的風向。
就在眾人高談闊論之時,一名學子的發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所謂時政,乃因當時之務,施適宜之政也,當因時就事,頒行必要之政,且不能因循守舊,所謂不合時宜者,當作此解。”
劉經緯聞言心中一動,在這保守的社會,能有如此見解,也是不俗,且先聽下去,看他如何駁倒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