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郡局勢(2 / 2)

劉經緯對二人的吩咐雖然就是三兩句話,這二位身處廠衛底層的人心中卻是翻起滔天巨浪,要動用一郡的廠衛勢力,那說明劉經緯此次行事定是下了非常大的決心,他們雖然不是決策層,但是從自己手上掌握的那些實力來推算,這廠衛的力量也是不俗。

王主簿聽完劉經緯的吩咐便離身而去,自是去負責聯絡事宜,而就在王主簿離身而去的時候,吳縣令卻是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自己這個下屬,想不到平時對自己恭敬有加的主簿,在廠衛之中的等級比自己還要高。

“吳大人,現在你可以說說這巴郡的幾大勢力和矛盾點了,記住,挑幹貨說,虛頭巴腦的就算了。”劉經緯見吳大人出神,開口示意道。

那吳大人聞言心中暗罵一聲該死,這位還在等著呢,自己竟然在此刻出神,告了一聲罪之後,吳大人便將巴郡的一些事情和盤托出,劉經緯越聽臉色越是凝重,並且不斷沉思著如何破局。

按照吳大人的敘述,劉經緯大概了解了一個框架,對於勢力來說,主要是有下麵幾個:

一是朝廷。但是這個朝廷卻似乎有著一種聽調不聽宣的意思在裏麵,這裏的各大衙門官吏可以說是跟朝廷沒什麼關係了,他們都是數百年前,太祖皇帝打下巴郡之後的功臣後代,為了震懾巴郡,太祖特意將一支精銳留在了巴郡,經過近三百年的繁衍,這些功臣後代可以說掌握巴郡政治和軍隊的話語權。

二是世家。巴郡這個地方的世家不像龍騰其他各郡,其他各郡或者會將爪牙伸到軍隊或者朝堂中去,但是巴郡的世家沒有這樣做,關鍵是他們想伸也伸不進去,整個巴郡的政治和軍事已經被功勳後代給把握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找到了另外一條路子,那就是經濟。

那些勳爵善於征戰,但是不善於經營和管理,因此,就在勳貴崛起的同時,世家的商業壟斷也開始了進程。

三是幫派。巴郡由於地處偏僻,除了數百年前太祖進攻巴郡時的一場大戰,後麵幾乎都是太平日子,因此繁榮的同時,地下勢力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巴郡最大的幫派乃是袍哥會。

說起這袍哥會可不得了,他有著極為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平時從不擾民,因此民眾見了他們也不害怕,但是他卻壟斷著各個街道的保護費,他們收過保護費的地方絕對沒有人再去打擾,連官府都不行。

其實,這吳縣令說的這些在劉經緯看來還不算什麼,關鍵就在吳縣令說的最後一點,那就是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由來已久,早在龍騰建國前就存在,在巴郡,民族混居,各民族之間由於信仰和認知的不同經常發生鬥爭。

而且這些人從來不講律法,他們眼中隻有朋友和敵人,對於敵人,他們往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對於朋友,他們也不怕兩肋插刀。

對於吳縣令說的這些,劉經緯陷入了沉思,這幾方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好好先生在這個地方是絕對吃不消的,若是不下點手段,怕是連腳跟都站不穩。

“報!洛都來信!十萬緊急!”就在劉經緯沉思的時候,門外暗影手持一枚竹筒跑了進來。

那吳縣令已經不知什麼時候走了,天色似乎也慢慢暗淡下來,劉經緯聽見番子稟報,立馬結果這個竹筒,張遠山這人他知道,若是一般的事情,他定然不會輕易勞動他的。

劉經緯核對了火漆印鑒沒錯之後,揮手在那番子的文檔上簽了一個代號,便將信件內容細細讀了起來。

內容別人看不懂,都是一串代碼,但是這串代碼劉經緯卻是熟悉的很,拿出隨身攜帶的一本《格物致知》,慢慢的核對起來。

信件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幾個字,“挑撥離間,帝疑,勿留把柄!”

放下手中竹筒,劉經緯突然感到厭煩起來,自己做事感覺就是便秘,真他娘的不痛快,若這趙瑉不是皇帝,劉經緯還真想給他娘的一巴掌!歎了一口氣之後,劉經緯徑直走到書房,拿起了筆墨。

“解釋亦或者掩飾?我劉經緯堂堂正正,何須用到解釋?我劉經緯脊梁骨從來沒有彎過,又何須解釋?趙瑉啊趙瑉,你莫犯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