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您知道,這裏鬧得,具體是什麼東西麼?”見他臉色不怎麼好,好像這事情挺棘手的,可我弄不明白的是,這事兒連金九爺都擺不平麼,為什麼一直拖到現在呢?
可聽他一說,我才明白,原來,這事情裏頭另有玄機,在眼前這個小院兒動工之前,這地方,其實正處在一座“萬人坑”上。
在當時,日本人還沒從東北撤出去,正是最猖獗的時候,當時,小鬼子抓民工幹活兒,跟本不把活人讓人看,大部分人忍氣吞聲,卻有一部分勞工聚集起來公然鬧事,可他們的力量太薄弱,訴求不被采納還被強行鎮壓了,很多人屍首兩分,被人推到一座廢棄很久的枯井裏頭直接埋了,事後,此地陰氣不散,成了亂墳崗。
後來,建國初期,用地緊張,隨著城市擴建這種不太光彩的地方都被利用上了,仔細打聽一下可以知道,很多公共用地,就比如什麼學校啊,公園啊,廣場啊什麼的,都是在這麼個地方興建起來的,尤其是新中國的各種院校,十個有九個都建在以前的墳場上麵。
好在年輕人陽氣盛,加上人多力量大,往往地底下的東西能被陽氣鎮壓住,因此大部分時間鬧不出什麼大事情。可一旦到了放假期間,那就不同了,這學校裏頭的人一少,陽氣就減弱,原本被壓住的東西冒出頭兒來,極是嚇人,走在裏頭,很多時候都會讓人覺得這學校裏頭鬼氣森森的。
這些事情,跟此類情況不無關係,可大多不算嚴重,因為,所謂的鬼魂,或說是留在人間的“靈”,都是一種人死後久而不散的能量。在死去的初期,這東西跟正常人的感覺和性格是沒什麼區別的,有相當一部分,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東西的意識開始逐漸從體內剝離出去,有家有主有牌位的,還要好些,那些無主孤魂最慘,不出三年,語言能力完全退化,就算是托夢,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半個字來。
還有那形態虛弱的,就跟老年癡呆一樣在人間不住徘徊,飄來飄去,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這種“靈”其實很常見,大部分的孤魂野鬼都是這樣的,無毒無害根本不用害怕。
但是,人分三六九等,鬼有五花八門,有一部分的“靈”是相當猛惡的,個別人是因為怨氣深重要“報複社會”,也有一些本性就是如此的,一旦這些東西從所謂的鬼差的手裏逃脫出來,勢必是個禍患。我平時遇到的要處理的,大多是這種,可眼下碰見的,卻不是。
那個文物部門工作的老教授對我說,這二層小樓底下,確實有一口被填的井,在動工打地基的時候,在那裏頭摳出不少死人骨頭來,可當時的政策,大家是有所了解的,雖然都覺得這事兒有點不妥,可是,於實際來說包括工頭兒在內的人還是按照上麵的吩咐做了,施工隊的人,把裏頭的屍骨當成石頭推平在地基裏頭,然後在這裏蓋房子,一切照舊權當什麼都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