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環佩(1 / 2)

前麵說了,在過去來說,古琴這東西是相當有身份的,不是誰都能把玩得起。至於古琴的創造者,一般都認為是上古神帝之一,也就是女媧的老公伏羲。

傳說中,古琴是伏羲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看到一隻鳳凰站在梧桐樹上翩翩起舞,有感於那鳳凰的舞姿和叫聲,將梧桐砍了,仿照鳳凰的形態造了這麼一個東西,所以,後世的古琴,大多是用梧桐為木料製作的。

又因為很多古聖先賢都認為,用這琴聲能將人們被囚禁的心靈呼喚到大自然中去,讓人們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抒發出來,就象春天的花、夏天的風、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雪,不僅可以滋潤萬物,還能使人得到的美的享受,所以,在後世流傳中,這東西很受重視。

而曆史反複證明過,越流行的東西,越容易產生分歧,古琴這東西也是一樣,據我所知,因為形製的不同,現今還能找到的古琴可以分成十四種,具體說來,也就是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和鶴鳴秋月式。

此時放在我麵前的這一個,就是非常典型的“伏羲式”,古琴以梧桐作麵,杉木為底,通體髹紫漆,多處跦漆修補,發小蛇腹斷紋,純鹿角灰胎顯現於磨平之斷紋處,鹿角灰胎下用葛布為底。

琴通長一米二-三,肩寬能有二十公分左右。龍均作扁圓形,貼格為一條桐木薄片。腹內納音微隆起,龍池鳳沼皆有名人篆刻,而最讓人矚目的,還是背池上方刻篆書的四個篆字:“九霄環佩”。

說起這四個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要是行內的人看見了肯定會暗暗吃上一驚,因為,現今還存在世上的,能稱得上是“九霄環佩”的古琴,隻有四把,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在中國曆史博物館,一在遼寧省博物館,一在一個很有名氣的民間收藏家的手上。

這四把琴,都是價值連城的東西,輕飄飄上千萬,據說,這些年被炒得熱了,還有人曝出這玩意價值四-五個億的天價,至於究竟值不值這個錢,我是不太清楚,不過,那古琴確實是好東西,據說都是唐朝時期的宮廷禦用的,相比同樣價值連城的唐三彩來說,應該還要珍貴些。

所以,看到那上麵的幾個落款的時候,我我有點暈,小心髒在那裏砰砰砰地跳個不停,緊張的要命。

如果這玩意是真的,那,這可是一筆巨額財產啊,換成金子都能把我砸成肉泥了,這麼貴重的一個東西就這麼隨隨便便放在家裏,有錢人還真是任性啊!

想到這裏,我趕緊小心翼翼地將東西放回去,隨後轉頭對楊偉同學說:“哥們兒,這玩意從哪兒來的?”

“不跟你說了麼,他爸的,你給看看吧,是不是有啥毛病!”對方說著,站在鏡子前麵整理了一下那條領帶,完全是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