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
作者:
如今,腫瘤日漸成為“常見病”,腫瘤的診治技術不斷增加,手段也在不斷翻新,而腫瘤的治療又日漸成為“持久戰”。因此,腫瘤患者在多方尋求診治手段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各種治療辦法的長處與缺點,哪一種治療方法既省錢,又能夠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等問題。那麼,在治療腫瘤時該如何冷靜地選擇、考慮性價比呢?
因人而異的“物美價廉”
病例一:47歲的張女士,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卵巢上有一腫物,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早期卵巢癌。
病例二:35歲的王女士,經常有腹脹的感覺,而且正在減肥的她被朋友認為最近有點“胖”了,但食欲卻是越來越差。王女士到醫院檢查,發現卵巢癌伴有肝脾轉移。
卵巢癌是所有生殖係統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天津市腫瘤醫院介入腫瘤治療科倪虹副主任醫師說,卵巢癌的發病高峰年齡是40~65歲,這個年齡往往是一些女性朋友的事業高峰期。
麵對卵巢癌這樣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手術治療是最重要的手段。倪虹主任說,尤其是早期卵巢癌,除非臨床判斷腫瘤不能切除,或者有手術禁忌症,一般都應該首先選擇手術治療。對於像病例一張女士這樣的病人,醫生建議她及早手術治療,整個治療下來也隻要3萬元左右,並且能夠獲得根治性效果。
但是,由於卵巢位於盆腔深部,看不見也不可能直接觸摸到,就像病例二的王女士,許多腫瘤患者發現時就已經是中晚期,腹部出現腫塊、疼痛、陰道不規則出血等比較嚴重的症狀,並且很多患者都會出現盆腔內及全身器官尤其是肝脾轉移,此時患者就不應該強求選擇手術,而應用介入微創治療。
如果說手術治療對於早期腫瘤病人是“性價比”最高的治療手段,那麼,對於一個中晚期患者來說,介入微創療法就應該是“物美價廉”的治療方法。醫生通過動脈栓塞的方法,可以使腫瘤不斷縮小,減少腹水,甚至可以使腫瘤消失。同時,由於介入治療方法通過高濃度的抗癌藥物直接注入腫瘤的供血動脈,大大提高了病灶內部的藥物濃度,較之傳統的化療方法藥效可以提高8倍左右,而劑量可以減少1/2,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按每次治療1萬元的費用計算,一個患者的介入治療應該在4萬~6萬元。
腫瘤治療中的“效益最大化”
病例三:4年前,35歲的劉女士在單位體檢中發現乳房有一個腫塊,來到天津市腫瘤醫院被確診為乳腺癌。當時,醫生告訴她可以選擇乳腺癌根治術和乳腺癌根治及乳房重建術。但是,由於保命心切,劉女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根治術。手術之後的日子裏,她麵對了失去乳房的巨大心理壓力。終於,她在3年後再次選擇乳房重建術,“找回”失去的乳房。
接診劉女士的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整形修複外科尹健主任說,病人被確診乳腺癌時情緒很不穩定,患乳腺癌這個噩耗對她的打擊實在太大。但是,畢竟她還很年輕,所以,我們根據她的病情、年紀和身體情況,建議采取乳房再造的方法,“保住”乳房。但是,處於震驚之中的劉女士,堅定地選擇了乳房根治術。她覺得隻有這樣才有可能讓她“遠離”癌症。但是,她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可以將治療“效益最大化”的機會。
手術之後劉女士失掉了一側的乳房,但隨著身體的康複,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她體會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心理壓力。“買衣服不敢試,夏天稍微薄一點的衣服也不敢穿。沒辦法,我隻好去買了義乳。但是,義乳總是固定不住,我連快走兩步都擔心它會歪了。”無奈之下,她隻好再回醫院向尹健主任谘詢乳房重建術。
“像許多腫瘤一樣,乳腺癌的治療手段發展到現在已經比較多了。” 尹健主任說,以前病人可能首先會選擇切掉腫瘤“一了百了”。但是,現在的治療理念是,如何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使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都獲得比較好的結果,這是一個治療中的“效益最大化”問題,不僅僅是在治療手段上的選擇,經濟上的花費也可以衡量。
像劉女士這樣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術和化療,總共的費用是3萬元。如果當時治療乳腺癌的時候選擇乳腺癌根治及乳房重建術,整個治療也隻要增加兩三千元錢。但是,像她這樣做完根治術後再回來做乳房重建,就要花費將近1.5萬元錢。更重要的是,前者隻需要一次手術,兩三個小時就能結束,而後者需要經受第二次手術的痛苦。
溫馨提示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人們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既要考慮療效,又要考慮性價比,也不應忽視帶癌生存的生活質量。總之,腫瘤治療的綜合化、個體化時代已經到來,綜合分析病情,權衡利弊,因人、因病、因經濟情況選擇治療手段,才能真正使腫瘤治療效益最大化。
(據《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