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作者:
對母校深懷眷戀與祝福
江澤民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首站來到曾經長期工作的上海,到了上海首選是看看母校的老師和同窗好友。一見麵同窗們有的說:“江主席回來了!”有的上前與他握手:“江總書記回來看我們啦!”還有的同窗迎接他說“江學長回來啦!”
江澤民接過他們的話頭說:“我已經退下來了,我跟你們一樣是普通中國公民,年紀比我大的可以叫我‘澤民’,小些的可以稱我‘學長’,你們說好不好哇!”他的一席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那年正是上海交大迎來110周年校慶,此前的10次是江澤民以領導人的身份出訪母校,唯獨此次是以學友的身份拜訪母校。他卸任後極少公開露麵,上一次是在恩師、上海市前市長汪道涵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來交大那天江澤民穿了一身西裝,配著一條鮮紅的領帶,旋即進行輕鬆的造訪。在參觀後的10分鍾演講前,江澤民取下手表放在身旁,說了一番不無幽默的開場白:“今天給我10分鍾的時間講話。我已經整整80歲了,不像你們學數學的對時間估算得這麼準確。”會場一片笑聲。接著他饒有興趣地講述著“教授”的“教”與“授”的關係。最後他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江澤民又親手培土,在校園栽下一棵廣玉蘭樹,表達對母校華誕的祝福。
對於大學校園,江澤民一直深懷眷戀。庫恩在《江澤民傳》中這樣寫道:“傳統上為退休的高級領導人準備的職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或全國政協副主席。他想徹底改變一下。他想成為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還在2004年10月,江澤民在上海的家中就曾對老同學餘力教授說:退休後不想別的事,想在學校裏任教,也在做著準備工作。
喜歡與昔日同窗好友聊天
2004年底,江澤民約了舊日同窗餘力相聚。聚會那天,餘力教授剛進大門,江澤民就迎上來說,“正讀《師說》,就來了個教授,要好好地探討一下。”這次同窗小聚,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江澤民還將當日的讀書筆記贈予老同學。這份落款為“2004年10月12日”的讀書摘錄上,江澤民以黑色水筆謄寫了當日誦讀的唐人韓愈的3篇名文《師說》、《進學解》、《原毀》片段,其中不乏“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名句。
此時江澤民回憶起自己13年前進京赴任時的情景。“他說,自己去北京不容易,需要坐一輛普通的大眾桑塔納才到得了。”餘力說:“這多年來,他做到了,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有幾次他妹妹江澤慧曾建議哥哥退休後把自己的東西整理一下,但江澤民興趣廣泛,他愛好古典音樂,喜歡閱讀,更癡迷京劇,妹妹說不知道他有沒有時間整理自己的東西。退休後的江澤民回答妹妹,如果要保持自己的發言權,用不著演講和著書立說,隻須輕輕拿起電話筒即可。
餘暇遍訪名山古刹
淡出政壇後,江澤民已有餘暇遍訪名山古刹,並在多處廟宇留下了墨跡。江澤民對宗教的了解和興趣頗為淵長。他在2001年11月拜訪河北名寺——柏林禪寺時曾稱,“作為無神論者,宗教也要了解一點,我每年都要到一個宗教場所去。” 柏林禪寺位於河北趙縣,是千年名寺。柏林寺淨慧法師回憶說:“那個時候明海大和尚講到他出家的因緣,講到他很喜歡打坐、修禪,江主席聽了也不住點頭。對明海法師說,你剛才講的坐禪,我在大煉鋼鐵時,胃出血,練習打坐,3個月就好了。不得了,可以入靜啊。”
江澤民2010年5月30日曾蒞臨位於浙江嘉興平湖的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參觀。弘一法師是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亦是江澤民推崇的一代高僧,其所作的《夕歌》,是二十世紀初最負盛名的“學堂樂歌”之一。有關人士介紹,童年時代的江澤民每天放學回家,唱的就是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