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人不倦
作者:
前不久,朋友70多歲的父親腰痛一個多月,自以為是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症,在小診所行推拿按摩治療,結果疼痛加重起不了床。我聽後,建議他至少做一個腰椎CT檢查。檢查發現:其第1、第4腰椎椎體被破壞。我叫他趕緊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因為這樣的病人需要考慮癌症發生轉移導致骨破壞的可能。經過全身骨掃描(ECT)、脊柱MRI、肺部CT檢查後發現:其胸椎和腰椎有多處椎體被破壞,肺部有一腫塊。經支氣管鏡活檢證實為肺腺癌。因此,最後診斷為肺腺癌多發骨轉移,屬肺癌晚期病人。
某些腫瘤以疼痛為首發症狀
骨轉移是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常見原因,肺癌、乳腺癌與前列腺癌患者均容易發生骨轉移。骨轉移癌性疼痛一般都很嚴重,呈間歇性疼痛或持續性疼痛,夜間更加明顯,經常被誤診、漏診。對於頑固性的腰背疼痛,應輔助CT、MRI、ECT及穿刺活檢等多項檢查,以排除脊柱腫瘤的可能。所以出現腰部疼痛甚至全身多部位疼痛的老年人,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不一定就是腰肌勞損或其他老年病。
癌痛是指癌症及癌症相關性病變所致的疼痛,通常為慢性疼痛。癌痛是最常見的腫瘤相關症狀之一,大約1/4新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1/3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3/4晚期腫瘤患者合並有疼痛症狀。
癌痛與非癌性疼痛相比,對患者的影響更嚴重。主要表現為:癌痛會導致患者有痛不欲生的感覺,使患者失去生活信心,自殺率提高;癌痛會令患者產生坐臥不安的感覺,使生活全無樂趣;癌痛往往呈現持續存在,使患者本人和親友難以正常生活;癌痛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而加速病情的擴散;最後癌痛常使患者情緒低落,甚至導致抑鬱,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抗癌治療。
在癌症早期,由於瘤體尚小,一般無轉移也未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症狀,因而癌痛的發生率相對較低。但某些來源於神經的腫瘤及生長較快的腫瘤,如骨肉瘤,常在早期出現疼痛。隨著病情的進展,病灶逐漸增大,不斷向附近的組織器官浸潤,導致髒器破裂、腫瘤壓迫浸潤神經造成疼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出現或是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的進展或加劇。但極少數情況下,即便到了癌症的晚期,也可不出現疼痛或是疼痛較輕。
盡管如此,不明原因的疼痛仍有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比如孩子膝關節附近疼痛合並體溫升高時,要警惕骨肉瘤的可能性,應及早到正規醫院就診。
早期的腦瘤也是以頭痛為首發症狀,病情進展後伴發動作失衡、嘔吐等症狀。目前,在整個小兒腫瘤中,腦瘤僅次於白血病,位居第二,其病因尚不清楚,極少數孩子是由於先天原因造成的。兒童腦瘤患者以惡性居多,瘤子多長在後腦、腦幹及小腦。其早期症狀普遍表現為嘔吐並伴有頭疼。有些孩子因為年齡較小說不出頭疼的感覺,所以很多被誤診為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