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戰在即(1 / 2)

人民軍第四軍,清軍駐紮在朝鮮的新軍,被南宮影招安後吸納進了人民軍當中,成為了第四軍,第四軍成立後沒幾天人民軍就對滿清開戰了。原在巴薩裏訓練的人民軍第一軍一個團五千兵力全部出戰大連,巴薩裏軍營一下子就空了。巴薩裏軍營建立之初是以能夠容納四萬兵力為標準建設的,期間第一軍第二軍還有第三軍都曾短暫的駐紮過巴薩裏軍營。對滿清開戰之後,第四軍就從柳京深山中撤了出來,將訓練場地選在了巴薩裏軍營當中,畢竟巴薩裏軍營是專業的訓練場所。

接到南宮影的調遣指令的時候,第四軍已經在巴薩裏訓練了近一個月了。第四軍本身就是一直訓練出眾的軍隊,前身是新軍,接受的是全洋式的訓練,裝備全部是先進的熱武器。又接受了人民軍的一個月訓練,現在的第四軍也可以適應人民軍的戰鬥方法了。恰巧此時接到了上前線支援的消息後,負責訓練第四軍的人民軍教官,就將這次的支援戰鬥定位了第四軍的一次考試。檢驗第四軍一個月以來的訓練情況,審核標準考試通過就是活下來了,考試失敗就是丟掉命了。可以說這是一次殘忍的考試。

丹東和寬甸的可戰之兵全部集中到了一起,第一軍和第二軍一共三萬九千人也就是四萬人的兵力,根據分散到遼寧半島和吉林周邊地區的偵察兵傳來的消息,通化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籌備處了七萬八旗軍和五萬漢軍,五萬漢軍三萬人配備了83式火槍(就是漢陽造88式步槍仿製1888式毛瑟槍,讓他提前出現幾年。)兩萬人配備長矛大刀和落後的火槍。

八旗軍以騎兵為主, 武器多是長弓,箭矢,馬刀。以及少部分的火槍。七萬八旗軍有一半是純冷武器作戰的,另一半算是混合編製吧,類似於以前的新軍,騎兵也裝備了火槍。加上漢軍五萬,一共十二萬清軍,一百多門火炮,當然質量層次不齊的,不是偷工減料的產品,就是根本不合格的產品,完全合格符合戰鬥標準的估計也就十幾二十門炮。這些炮全部都是清廷按照國外進口的炮仿製的再加上中間過程中的偷工減料,威力和質量就大大的折半了。

七萬八旗軍和五萬漢軍,可謂是,火器刀矛並用的混合編製。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處在清朝末年,清軍也重視了火器的發展,重視了國家的防禦,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北洋水師,也不會從國外進口克虜伯炮和毛瑟槍進行仿製裝備清軍。雖然還很落後,但是奈何不了人多。

人民軍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但是全軍也隻有四個軍團十二萬軍隊,而且還是四散到各地,此時能夠聚齊來的也就這第一第二兩軍四萬人的戰鬥力。

清軍十二萬,還有三天就穿過沙尖子,到牛毛塢一帶了,留給人民軍的時間越來越緊迫了。這晚,南宮影將杜天一,卜祥坤二人叫道了一起商討對付清軍這十二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