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大約有四年多的時間,我一直為《費城晚報》的每日專欄“過好生命中的每一日”撰稿,通過這一專欄,我與讀者一起探討人生,討論如何攫取生活中的各種因素,並且把這些因素變成一種美、一種力量、一種快樂。這些專欄文章刊出後,讀者的反映非常強烈,他們把自己的各種問題、困惑、困難,以及一些令他們傷心的事情告訴我,他們還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學到的東西告訴我。

在閱讀這些信的同時,有四個方麵的事情一直在我腦子裏揮之不去,這四個方麵是:

1.人們心理上的痛苦,

2.人們的信仰與毅力,

3.人生所麵臨的重負,

4.人們從事冒險的時機。

他們生活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件事上。

第一件事情是有關人類的強烈孤獨感。這種孤獨感的產生,並非因為他們與世隔絕,也不是因為被拒之門外,而是因為一種自我封閉。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獨自麵對恐懼和羞澀,猶如用繩子和鏈條為自己建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無法走入另一種生活。

第二件事情是有關恐懼感。人類心靈的最大殺手不是罪惡感,也不是悲痛感,而是恐懼感。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與恐懼感進行的戰爭的話,想必並不為過。人們不但恐懼死亡,也害怕生活。人們為自己擔心,同時也害怕失敗,害怕破產,害怕貧窮,害怕各種會影響和扭曲生活的東西。

除了恐懼感之外,我們所麵對的第三件事情是一種縈繞於心頭的憂慮感。這種“憂慮感”令我們疲憊不堪,把我們的每一根神經都繃得緊緊的,使我們在“明天”還沒有正式到來時,就已經開始憂慮明天的事情了。當然,這種憂慮感並不總是以它本來的麵目展示在我們麵前,它就好像一個陰雨的天氣,給本來湛藍的天空蒙上了一層陰影,將本來明媚的人生蓋上了一層陰霾。

第四件令我揮之不去的事情更令人震驚。大量讀者給我來信,訴說他們生活和心靈上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恰恰來自於他們童年時代所受到的傷害和羞辱。我們根本不了解孩子們是多麼敏感,那些不友善和疏忽的行為是很容易傷害孩子的。我們對待孩子應該多一些幽默感,少一些挖苦和諷刺,尤其不要對他們表現得不友善,否則會對他們造成巨大傷害,即使這種傷害有所緩解,也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傷疤。

整個世界之所以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因為我們很多人每天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過日子,如何真正開始自己的生活,更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即使人們自己並不感到迷惘與困惑,他們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也會促使人們之間互相傷害,互相誤解,把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把自己在他人眼裏的形象變得麵目可憎。我們需要更多的光明、更多的愛、更多的理解,如果我們願意,它們隨時都會陪伴我們左右。把握人生的方向是處理各種人生瑣事的指南。

我所選擇的這些文章都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在供讀者閱讀的同時,也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把我的祝福、感激和美好願望送給所有讀者。我隻是要讓讀者了解一個道理--走出自我,放飛理想,不再恐懼,充滿愛心,摒棄傷害,多行善事,多些幽默,多點分享,少點欲望,多點給予,對愛這一萬事萬物的動力源泉多一點信任!

約瑟夫·紐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