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項燁離開了彭城,在他的身後是五百多名身穿楚軍鎧甲的戰士。
五百楚軍離開彭城,根本不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為了能夠讓這些人全都順利出城,項燁想了個主意,事先他讓人在軍營裏點了把火,火燒的並不大,卻是弄的滿城驚慌,無論大臣還是平民都以為是秦軍的探子來城內搗亂。
項燁也老實不客氣,順著城內平民和那些大臣的想法,率領五百名楚軍以出城緝拿秦軍探子為名一窩蜂的離開了彭城。
出了彭城之後,項燁率領軍隊徑直朝南趕去。他們要先去會稽,然後再在辛農的帶領下去海鹽。
項燁要做的是件大事,一件曾經許多人想過,卻從未有人付諸實施的大事,他要去剿滅吳越劍塚,至少是讓吳越劍塚不再像如今這樣張狂。
他的舉動無疑是瘋狂的,曾經有許多手握重兵的人想要剿滅劍塚,無不灰頭土臉落敗而回,甚至有些人直接就是死在了劍塚劍客的手中。
那些人在發起剿滅劍塚的行動時,無不是動用成千上萬的軍隊,可最後除了留下一地死屍,再無半點建樹。
與以往的那些人相比,項燁雖然手中兵馬很少,但他卻有個優勢,他有辛農,隻要辛農在,他就沒有必要把整個劍塚的劍客殺光,他隻要解決為首的幾個人,大功就算告成。
如今的吳越劍塚並不是像普通江湖勢力那麼簡單,他們上躥下跳,想的是如何與天下諸侯爭奪江山。像這樣的勢力,若是不剪滅,將來必然會成為項羽與劉邦爭霸的絆腳石,因為他們所在的位置正好鄰近楚國。
若是劉邦與項羽爭霸的時候,吳越劍塚從背後給項羽一刀,到時就算項燁有心想要改變曆史,恐怕曆史也不會隨著他的意誌變化,所以他必須先鏟除吳越劍塚。
他知道,他有充足的時間,因為在他鏟除劍塚的這段時間裏,項羽和宋義之間還會有場爭鬥,這場爭鬥的曆時十分漫長,有這麼多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將劍塚毀滅上好幾次。
隊伍快速的向南推進,十多天後,他們來到了項梁和項羽起事的會稽。
項燁來到會稽的時候,城內繁榮的景象讓他感到有些吃驚,跟隨楚軍征戰這麼久,他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繁榮的城市。
街上到處都是拿著自家產品叫賣的攤位,兩側的商鋪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在街道邊上,還有著幾處頗有規模的飯莊,這種景象在其他城池幾乎是不可能存在。到處都在打仗,而會稽卻好似脫離了世俗紛爭,整個城池一片欣欣向榮。
五百多人的隊伍到了城下,守城的楚軍見他們穿著楚軍的鎧甲,隻是上前例行的查問一番,就把他們放了進去。
項燁之所以這麼容易得到通行的許可,是因為他向守城楚軍亮明了項羽麾下的身份。
在會稽,項梁叔侄的威望要遠遠高於楚國的任何人,即便是如今的懷王熊心,報出名號或許在這裏也不是十分好用,但項梁叔侄的名號在這裏卻是通行無阻。
剛進城內,項燁就看到一個身穿白衣的少年朝他招了招手,然後轉身向一條小巷裏走去。
項燁扭過頭對身後的衛風說道:“衛風,你且帶領大家去城內的軍營中安頓下來,蒙蘇、石磊、鑫蓬,你們三人跟我一同去見辛農!”
他說話的聲音並不大,衛風等人卻聽的清清楚楚,同時應了一聲。
衛風對身後的楚軍喊了一句:“所有人都跟我走!”調轉馬頭,尋找城內的軍營去了。
項燁領著蒙蘇、石磊和李鑫蓬則策馬去追那少年。
四人進了小巷,隻見那少年雙手抱懷,遠遠的站在巷子裏衝他們點頭。
項燁對身旁的蒙蘇說道:“你們在這等會,我且去看看!”
蒙蘇有些擔憂的看了項燁一眼,卻沒說什麼,與石磊和李鑫蓬勒住戰馬,看著策馬向少年奔去的項燁。
“閣下可是項燁將軍?”項燁到了少年麵前,剛勒住馬,白衣少年就朝他拱了拱手問道。
項燁拱手給少年回了個禮反問道:“閣下可是受辛農先生之托前來等我?”
少年點了點頭,對項燁說道:“主人早在此地等候將軍多日,每日在下都會到城門口等待將軍,將軍總算是來了!”
“閣下辛苦了!”項燁再次朝白衣少年拱了拱手說道:“請帶我去見辛農先生!”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對項燁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將軍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