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兩個小孩(1 / 2)

1976年,湘南一個小村莊裏麵一戶普通人家。

“生了,生了!恭喜你啊趙三狗,帶把兒的,是個大胖小子。”胖接生婆抱著啼哭的嬰兒,討喜得對著老實的趙三狗道。

“這小鼻子小眼睛的,多像你。”

趙三狗搓了搓手小心翼翼接過小嬰兒,走到屋子裏麵床邊對著床上虛弱的女人說:“孩他娘,你看我們的兒子,終於有個兒子啦!”忍不住抽泣。

不容易,他們夫婦連續生了四個女兒了。農村講究重男輕女,沒有兒子在村裏臉上無光,人家都躲在背地裏笑他們家,是不是做了缺德事,將來沒兒子養老送終。女人她婆婆也看不過去,時常找點理由給女人罪受,明裏暗裏意思是“你肚子不爭氣!”女人能怎麼說,默默承受,夜裏偷偷摸眼淚。她男人趙三狗也是個老實巴交的,再說娘和老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是真犯了愁。這家到處燒香拜佛,修橋修路,做了不少好事。現在老天終於開眼,賜予他個大胖兒子,你說,就這經曆,他能不仰麵淚流麼。

“給紅姨紅包。”女人不忘提醒趙三狗。

“你看,我真是樂壞了。哎,把這事忘了。”趙三狗趕緊從口袋摸出皺巴巴的2塊錢給了紅姨。

“哎呀,趙三狗,你兒子一定會健健康康無災無難長大的,將來一定有出息。”紅姨眼睛發亮,眼珠子盯著錢不放,嘴上不忘說好話。這時2塊錢購買力還是相當恐怖的,學校讀書每學期學費才3.5塊左右,她哪能不樂。

趙三狗夫婦也樂嗬嗬,好事嘛,雖然他家窮,但是什麼能跟有個兒子相比,這些年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有個兒子,可以在村裏揚眉吐氣!

“諧諧,大熱天的亂跑什麼,這孩子。”

“知道了,媽媽。”一個四歲的孩子回道。轉眼間嬰兒已經變成一個四歲活蹦亂跳的頑童。趙諧這個名字還是村裏麵有點文化的長輩取得,和諧之意嘛,比他爹三狗強多了。

這時是1980年了,改革開放的浪潮已經襲卷華夏。不過小山村還是老樣子,隻不過街上趕集賣的東西豐富了點。

趙諧跟所有四歲小孩子一樣,調皮搗蛋,到處亂跑,沒個安寧,不到吃飯的時間基本找不到人。

趙諧媽媽叫做謝愛菊,隔壁村嫁過來的。趙諧他們一家還有四個女兒,大女兒趙梅,15歲,二女兒趙荷,13歲,都在鎮上讀初中。三女兒,趙蘭,11歲,也在村裏讀六年級。她們都比趙諧大許多,對這個寶貝弟弟很愛護,一家人有什麼好吃的都讓著弟弟,小小年紀的趙諧成了全家寶。不過也養成了趙諧以自我為中心的臭毛病。

1978年以後全國實行計劃生育,趙三狗夫婦想著小孩有五個了,兒子也有了,沒必要再繼續生,給家裏增加負擔,於是趙諧就成了他們的幺兒。他們家有幾畝地,日子勉強能過下去。這時大多數人家都差不多,一樣窮,沒個攀比也就沒那麼多不自在。

日子一天天過下去了,平淡無波。趙三狗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趙諧也開始上小學。這時候村裏發生了一件意外。

“趙諧,出去玩不?”說話的是一個比趙諧大一兩歲的男孩,村裏村小趙老師的兒子,名叫趙文昊。

趙諧不太喜歡趙文昊,倒不是趙文昊以大欺小,這點趙文昊從來都是很禮貌很有教養的,像他爸一樣文質彬彬。村小老師趙樂安原來是個知青,住在湘省會長莎,響應號召,上山下鄉來了老家趙家莊。後來跟村裏麵村長的女兒好上,就留在了趙家莊。不過人家是知識分子,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浩劫之後,他被縣裏聘為正式老師,是村裏麵唯一的有編製的老師,這點就很了不起。

至於為什麼趙諧看不慣趙文昊呢?是因為趙文昊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村裏的小孩喜歡他,以他為中心,到哪都是焦點。這點叫趙諧非常嫉妒,他幼小的心靈覺得相當受打擊。更讓他難受的是村裏小孩都不太喜歡趙諧,說趙諧小氣、蠻橫……雖然是事實,趙諧還是非常非常不爽,“有什麼了不起。”他經常道。

“好勒!我來了,昊哥。”趙諧喜笑顏開,歡歡喜喜地跟趙文昊跑出去玩。“是不喜歡他,但是沒什麼比玩更重要。”小孩子腹黑地想。

“出去玩小心點,記得早點回來吃飯。”母親在後麵喊。

“知道了。”人已跑遠。

田野裏聚集了一群跟趙諧差不多大的六七歲的小孩。村裏麵沒什麼娛樂活動,山坡、田野就是他們的遊樂場。小夥子天**玩,捕魚、摘野果、抓青蛙……都是他們愛玩的。當然像捉迷藏、紅軍打鬼子等等更是他們樂此不疲的遊戲。

“文昊,文昊,你終於來了!等好久了。”有小孩子抱怨道,小孩子都這樣耐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