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凝固的國度古巴行
封麵故事
作者:袁越
走在古巴哈瓦那街頭的大學預科生。自1959年革命勝利以來,古巴政府一直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從小學到大學全部免費
古巴是加勒比海中的一座島嶼,雖然總麵積不算大,人口也不多,但卻發生過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在世界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跡。作為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今天的古巴正處在大變革的前夜,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即將消失,再不去看看恐怕就遲了。
冰淇淋的故事
不知是什麼原因,今年夏天的哈瓦那天氣格外炎熱,稍微一動就一身汗。一個周日的中午,我在第23街和L街交界處發現了一個街心公園,公園入口處一左一右排了兩條長隊。我好奇地走過去一探究竟,在一個西語指示牌上看到了Coppelia這個單詞。我立刻想起在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頻道的旅遊節目上看到過這個字眼,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葛佩莉亞冰淇淋店所在地,這家店生產的冰淇淋據說是全古巴最好吃的,難怪有這麼多人在排隊。
我口渴難耐,看到右邊的隊伍沿著樹蔭一字排開,看上去不到50米長,我想無論如何半小時以內總能吃得上,便決定去排隊。據我觀察,排隊的全都是古巴本地人,年齡、性別、膚色、職業各異,什麼樣的都有。站在我前麵的是一群中學生,衣著打扮相當時髦,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乍一看和海峽對岸的美國小孩沒有任何差別,但這群古巴孩子當中有黑有白,膚色好像完全不是問題,這一點要比美國的同齡人好一些。
20分鍾過去了,我仍然站在原地,一步也沒動。好在我站在樹蔭下,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仔細觀察一下古巴老百姓。來古巴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印象還停留在女排的“黑珍珠”時代,來到古巴後我驚訝地發現這個國家的居民至少有一半是白人,其餘的也大多數是混血,純黑的古巴人並不算多。更令我驚訝的是,我曾經以為古巴可能和上世紀中國的60年代差不多,是個幹淨整齊但卻古板老派的地方,沒想到哈瓦那的主要街道相當繁華熱鬧,老百姓的穿著打扮也五顏六色,一點也不寒酸。我尤其注意觀察過往行人腳上穿的鞋子,因為根據我以往的經驗,熱帶貧窮地區的人最不重視鞋子,經常是身上衣服看著還不錯,腳上卻穿著一雙破爛的拖鞋,沒想到古巴人的鞋子大都非常幹淨整潔,看上去生活過得很體麵。
不過,除此之外,哈瓦那的落後還是相當明顯的,美國對古巴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經濟製裁還是給這個國家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我最先注意到的當然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古董車,這些車大都是美國40至50年代生產的老爺車,間或也可以看到蘇聯車,但也都是60至70年代的產品,它們無一例外都被重新漆過,顏色五花八門,很像是老電影裏的場景又複活了。隻不過這些車的動力係統都很陳舊了,一邊走一邊噴黑煙,而且據說大部分車子的底盤都不太結實,稍微遇到顛簸就會斷為兩截,所以這些老爺車隻敢在城裏跑,而且不敢開得太快。
這樣的古董車之所以至今還在街上跑,正是因為美國的經濟製裁使得古巴人買不起新車,隻能盡可能地延長老車的使用壽命。不過,也正是因為美國的製裁,把古巴變成全世界最頂尖的二手車改造市場,無論多老的車都能起死回生,無論多麼稀有的零部件都能夠在這裏被找到,或者被生產出來。
漂亮的老爺車滿街跑是古巴獨有的風景,但這個風景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消失。隨著美國經濟製裁力度的減弱,以及包括歐洲和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伸出援手,哈瓦那的大街上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上世紀90年代以後生產的二手車了,甚至偶爾還能看到幾輛全新的高檔汽車,以及美國都不是很常見的大馬力摩托車,看來古巴的經濟改革確實已經見到了一些變化。
哈瓦那極負盛名的葛佩莉亞冰淇淋店門前總是排起長龍
又過了20分鍾,我仍然站在原地沒動。一同排隊的古巴人似乎沒人有怨言,大家仍然有說有笑,仿佛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難道說這家店的冰淇淋有這麼大的魅力,竟然能讓大家在周日中午的太陽底下等這麼長時間?我越來越好奇,決定繼續排下去。
這座街心公園位於哈瓦那新區最熱鬧的地段,旁邊就是著名的自由哈瓦那(Habana Libre)賓館,這座外形相當現代的25層大樓建於1958年,是哈瓦那的地標。整個哈瓦那像這樣高度的建築物不超過10座,其餘的要麼是建於殖民地時期的西班牙風格的老房子,要麼是建於蘇聯時期的火柴盒式的公寓樓,幾乎看不到任何新建築。事實上,我在哈瓦那逗留期間沒有看到過一台吊車,隻看到過一個腳手架,還是為了修複一幢老殖民地建築而搭建的。當然也許是我走的地方還不夠多,但哈瓦那確實在建築方麵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這是不會有錯的。
自由哈瓦那是涉外賓館,很多針對外國人的服務隻能在這裏找到,比如出租車和旅行社,以及互聯網服務。我注意到有很多人坐在23街和L街交叉口處的馬路牙子上玩電腦,經人提醒才知道這個街口是哈瓦那僅有的幾個Wi-Fi熱點之一,普通古巴人可以在這裏上網。公共互聯網是古巴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這種公共熱點是今年7月才剛開通的新服務,此前互聯網是隻有少數高級官員和科研人員才能享有的特權,普通古巴人是無福消受的。新開的Wi-Fi公共熱點雖然沒什麼禁忌,“臉書”、“推特”什麼的都能上,但是收費昂貴,每小時約合2美元,對於平均月收入隻有50美元左右的古巴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我注意到有很多人是在用網絡視頻功能和別人聊天,我猜他們都是一些有外彙收入的人,正在用Wi-Fi和給他們寄錢的國外親友通話。
又過了10分鍾,隊伍仍然沒有向前移動的跡象,我終於忍不住了,走到隊伍前麵詢問是否排錯了隊。一個古巴人告訴我沒有排錯,周末來吃冰淇淋的人實在太多,等幾個小時是常事。如果不想等的話,旁邊有個專門招待外國遊客的門市部,不用排隊。我走過去一看,那裏果然有個小賣部,隻是價格有點貴。我點了個冰淇淋雙球,收了我2.75比索的外彙券,大約相當於人民幣17.3元。冰淇淋確實很好吃,但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驚豔,隻能說是用料比較足而已。
沒吃到“正宗”冰淇淋我很不甘心,於是第二天上午我再一次來到葛佩莉亞冰淇淋店門口排隊。雖然那天是周一,但門口仍然有30多人在排隊等待。好在這次隻等了20多分鍾便進到了公園裏麵,沒想到公園裏還有一個隊,又等了大約10分鍾,這才得以進到店裏。這是一幢二層小樓,店堂布置得像個餐廳。我挑了一張沒人的桌子坐下,立刻有服務員端上一杯冰水。水的味道略有異樣,感覺就是自來水。旅遊書上都說不要喝古巴的自來水,但古巴人都這麼喝,貌似也沒事。當地人告訴我,古巴的自來水還是比較幹淨的,隻是味道不敢恭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