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麵對幾位老兵時,史文恭語氣強硬,舉止無禮。
讓中年男子很生氣,就毫不留情地訓斥道:“你,史文恭,你以為學了我三分本事,就敢小覷天下英雄了嗎?”
史文恭在地上跪了片刻,似乎慢慢地恢複了力氣,便站起身來,向師父行禮道:“師父,我不敢小覷天下英雄,隻是這幾位老壯士,我著實看不出有何不凡之處,還請師父解惑。”
沒等中年男子做聲,瘸腿老卒似乎不想過多計較,揮了揮手示意道:“嗬嗬,你說的對,我們幾個隻是剩下幾分殘力的老卒,確實當不起貴師徒的看重,道歉之事,切勿再提,就此作罷,散去歸去吧!”
“老壯士請勿動怒,這逆徒不知禮節,為人蠢笨頑愚,衝撞了幾位的興致。請允許我再置酒席,以此賠罪。”
哪知靠瘸腿老卒擺了擺手,身邊的獨臂大漢上前一步,伸手貼身扶持,讓他能夠站立起來。
瘸腿老卒拍了拍身邊的夥伴,向中年男子說道:“你也不必如此,剛才我等在此喧嘩,亦有失禮之處,擾了各位酒客的清淨。”
然後對著周圍的酒客拱手道:“對不住各位了,實在是今日是個重要日子,對我等幾個老卒來說,意義非凡,才會失態,做出了失禮之事,驚擾了各位,還請見諒啊!”
老卒說完,周圍的人都拱手還禮,表示不必在意。
也有人高聲喊道:“近日有何特殊意義啊?”
“嗬嗬,特殊意義,其實,也無特殊之處,隻是想起了十八年前,戰死在永樂城中的兄弟們罷了。”
“嘶!”
“啊,原來是永樂城中剩勇。”
“哎,那一次真是慘啊。”
當老卒表明身份時,大廳裏人人麵色複雜,心生感歎。眾人都開始議論永樂城之戰,對宋軍的慘敗感到遺憾。悲憤歎息聲,此起彼伏。
想來十八年前的永樂城之戰,已經成為了大宋人心中永遠的遺憾。
宋公明學過了曆史,也知道宋夏永樂城之戰的經過。
當他看到幾位永樂城老卒殘兵時,想到那次戰爭的慘烈,宋軍受到的屠殺,他心情有些複雜。
民族的大融合,真是一個殘酷而又血腥的過程。
宋公明記憶中,在西北邊軍裏,他也聽過軍中老卒講述過此次戰役。
在元豐五年,宋軍與西夏軍隊交戰,先是大勝,占領了夏國的大量土地。隻要宋軍在前進一步,就能對夏國發動滅國之戰,大宋的威脅就會減少一個,大宋的疆域就會再次擴大。
隻是宋軍即將滅掉夏國時,鄜延軍主將徐禧與副將種諤意見不同,產生分歧,結果兩人分道揚鑣。
徐禧是一個讀書人,不知地利與兵事,也不聽部將所言,一意孤行,強行在永樂川建造城池。隻是永樂城地形特殊,城中缺少用水,以至於夏軍兵圍永樂城時,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城中士卒渴死了多半。
後來,夏軍攻破永樂城,宋軍將士死亡超過了二十萬。這個巨大的損失,讓宋朝的軍事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再也無力對夏朝發動大規模的戰役,斷送大宋最後一次滅西夏的機會。宋與夏之間,開始保持著戰略相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