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責任:上帝賦予我們的天職(1)(2 / 3)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嚴謹、認真聞名,對於德國的工業產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的嚴謹與認真造就了德國產品卓越的口碑。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德國人的嚴謹與認真。要是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永遠無法學到日耳曼人打造精良產品的訣竅。

我們要說的是:心誠,產品就好。德國產品之所以精良,是因為德國人用宗教般的虔誠來看待自己的職業和生產的產品,而不完全是受金錢的刺激。

我們知道,德國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發源地,路德給德國人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職”。在德語的Beruf(職業、天職)一詞以及英語的Calling(職業、神諭)一詞中,包含著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教徒來說,他做一份工作、生產一件產品,並不是為了工資、為了謀生而做,而是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務。可想而知,這與隻是為了對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資相比,在工作態度的嚴謹與認真程度上會有多大的不同,製造出來的產品在品質上又會有多大的不同。

在天主教裏,人們要得救,需要進教堂,並要苦修。在路德改革後的新教教義中,德國人的工廠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師,他的職業就是侍奉上帝,這一切成為“德國製造”的精神基礎。

總體來說,路德及其後來路德教派的職業思想至少在三個層麵上深刻地影響了德國人:

一是將工作視為神聖之事,並以虔誠的態度去從事工作。

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與合作,不過分注重職業的形式。

三是安心於本職工作,有良好的職業精神。

正是憑借工作態度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分工與合作精神,以及最優秀的職業精神,德國產品後來居上,成為全世界精良產品的代名詞。

實際上,當一個人懷著宗教一般的虔誠去對待生活和工作時,他是能夠感受到責任所帶來的力量的。

古希臘雕刻家菲迪亞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當菲迪亞斯完成雕像後要求支付薪酬時,雅典市的會計官卻以沒有任何人看見菲迪亞斯的工作過程為由拒絕支付薪水。菲迪亞斯反駁說:

“你錯了,上帝看見了!上帝在把這項工作委派給我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旁邊注視著我的靈魂!他知道我是如何一點一滴地完成這座雕像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上帝,菲迪亞斯相信自己的努力上帝看見了,同時他堅信自己的雕像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事實證明了菲迪亞斯的偉大,這座雕像在2400年後的今天,仍然佇立在神殿的屋頂上,成為受人敬仰的藝術傑作。

雕刻雕像是神賦予菲迪亞斯的偉大使命,他不僅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使命,而且還把使命的意義向人們傳達出來。

使命這個詞來自拉丁語,它的意思是呼喚。它觸及了工作的實質——向你發出的呼喚,表達了你是誰,你想對世界說什麼。

如果你接受了一項工作,那就像菲迪亞斯那樣擁抱它吧,你會為你擁有這樣的工作而自豪,因為你已經找到了為世界做出貢獻的途徑。經由這個途徑,你會發現工作的樂趣及人生的意義。

奉獻

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個感人的事跡,感受一下孟菲斯這個罪犯具有的責任心和自我奉獻精神。

他原先是一個麵貌凶惡的人,留著一頭剪得極短的頭發,走起路來吊兒郎當。後來,在孟菲斯發生黃熱病災難時,他向有關機構提出,要求擔任護理人員的職務,醫生一開始並沒有答應。

“先試用一個星期吧!”這個人堅持著,“我想成為護理人員,如果你覺得滿意,再給我支付報酬;如果你不滿意,就把我辭掉。”

“好吧,”醫生說,“我就先錄用你,盡管我認為這樣做不合適。”那醫生這時還在心裏對自己說:“我會時刻盯著他的。”但是不久,這個人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監督。

幾個星期後,他就成了這個團體中最出色的護理人員。在這個瘟疫瘋狂蔓延的地方,四處都有他努力工作的身影。患病的人因此非常愛戴他,對那些被命運遺棄的人來說,他簡直就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