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會元(1 / 2)

送走徐夫人後,徐小白心裏清明了許多,一切還是要看潘朗的意思。已有內監稟報皇上下朝了,已經在鳳悅宮,請她盡快過去。

她自然沒有再耽擱,快速走到了她的寢宮,潘朗已經換掉了朝服,現在穿的是一身暗紅色繡祥雲錦袍,腰間係著玉帶,臉上帶著笑意。

看來,是有好消息。

“皇上,臣妾來晚了。”她竭力將腦子裏所有不快的念頭趕走。

潘朗上前扶了她,“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你猜猜看吧。”

“好消息?”現在會有什麼好消息呢?過完年有一個多月了,她沒聽到什麼好消息的風聲吹過來啊!“臣妾愚鈍,還望皇上明示。”

潘朗興致很好:“我給你提個醒,是關於科舉考試的。”

是了,去年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進行了鄉試,中舉的被封為舉人,也有資格參加今年三月初九十二和十五的會試。今兒個是十七,若是那些閱卷官工作得力,今兒個應該已經出了會試中榜名單了。思及此,她眸子裏閃過精光,“皇上,莫不是會試中榜結果揭曉了?”

潘朗露出一個“你真是太聰明了”的表情,高興道:“不錯,會試結果已經知道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喜得一批於江山社稷可能有利的才子。”會試中試的那些個人,有資格參加殿試,由皇上親自擔任主考官,一旦殿試中試,以後的仕途可算是有了保障。科舉是為國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不亞於前世高考的威力,啊不,簡直比高考還要來的洶湧,前世課本上學過範進年紀那麼大才考到舉人。在西川國,科舉也算是通向仕途之路的重要途徑啊。

潘朗十分欣喜,“是啊,以後的文官重臣隻怕是在這群人裏選了。本來殿試還要等上一年,我想著一年實在是太久,不若將殿試時間改到下半年,你認為怎樣?”

殿試算是這些莘莘學子們最重要的一關了,不亞於前世準備國考的難度,加之是皇帝親自擔任主考官,他們學了多年就是為了能出人頭地。若是貿然將時間提前,隻怕會打的許多人措手不及。且殿試就一道題,一旦考了兩天就能放榜,放榜後隻要是在榜上的,不管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可以統稱為進士。這些進士們在禮部吃過恩榮宴後,便會被授職。

可想而知,殿試關乎會試中試那些人今後能否走上仕途一道坎,邁過去了努力些就能平步青雲,邁不過去就要再等五年了。讀書人年紀慢慢大了,又有多少個五年能等?

她將心比心,若是打算備考國考用一年時間,上頭卻通知最多半年時間就要開考了,隻怕考生心裏都會緊張害怕吧?除非那些肚子裏有墨水壓根不用備戰的學霸外,其他人定是會受影響的。

潘朗雖是詢問的語氣問她意見,但後宮不得幹政,科舉又是極為重要的政事之一,“臣妾支持皇上的意見。”

潘朗也沒執意追究她含糊的回答,隻道:“已經差了禮部明日派人去各處張榜,在榜上已經寫了會試中試之人好好備考,殿試於九月十三舉行。”

剩下半年差四天的時間就要舉行殿試了,這真的是縮短了半年的時間!她在心裏祈禱那些會試已經中榜的人才們千萬要穩住情緒好好備考,一舉高中才是。又想到一甲才三人,狀元榜眼探花,外加二甲三甲,總會要刷掉一些,也不是個個都能高中。

當然以前也有例子,一些皇帝臨時更改殿試時間卻沒有提早通知會試中試的那些人,潘朗相較那些朝令夕改卻又不給時間緩衝的皇帝們真是好太多了,她發自內心:“皇上英明,半年的時間也不算很短,若是能考中進士,也不差這半載。”

“正是這個理,能考上的也不差半年時間,考不上的隻怕多給兩三年都不一定考得上。”潘朗頓了頓,緩緩開口道:“你猜今年會試第一名是誰?”

她腦子裏冒出了一個名字,卻不敢開口,怕說出口潘朗會不高興,隻訕訕的笑了搖著頭:“臣妾愚鈍,猜不出來。“

潘朗比較滿意她的表現,卻不希望這麼快揭曉答案:“是個你認識的。”

看來不說出口一個名字來,潘朗是不會罷休,她將第一個想到的人名換成了另外一個,“莫不是東門之楊?”她也不算胡亂猜測,東門之楊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被人開了光,鄉試竟然中舉了,還被人傳出答卷寫得很不賴。這次會試必然也參加了,想來是東門老爺覺得商人家太過市儈,在大家心中地位不高,希望有個兒子走仕途也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