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了物品之後,此時距十名新弟子分開已有一個時辰了。水月鏡特意查看地圖,找了一處位於觀日峰內偏僻且靈氣相比別處略顯不足的山穀處住了下來。而那一小袋的靈土,每一粒都已經過水月鏡心口精血和神識的反複洗練,當需要回收時可以隨時從普通的靈土中分離出來。水月鏡將這些靈土均勻的撒在一小片土壤中,花了兩天的功夫布置了幾乎可以攔住築基期修士一擊的防禦陣法和數個連環的迷蹤陣以及大量疊加的隱匿陣法,然後才開始查看她所領到的物品。
她發現,果然製式的物品是沒有什麼好貨色的,儲物袋空間狹小,和自己之前的那個差不多,而“雪裏紗”聽起來名字很好聽,其實就是用冰蠶絲織就的罷了,再在其上勾勒了幾個諸如辟塵咒、柔韌咒之類的基礎陣法,若是在一般的江湖武林中自然稱得上是至寶,但在修仙者眼裏,即使隻是煉氣期修仙者眼裏,也是大路貨色罷了。想來男弟子的刀、劍也是如此。
不過想想也是,掩月宗內那麼多弟子,怎麼可能人手一件中品、上品的法器呢。
多想無益,既然已加入掩月宗,那麼修煉也是不能停的,何況宗內即使靈氣最少的觀日峰也比宗外靈氣充足的多,水月鏡掏出自己攜帶的辟穀丹,服下兩粒,開始閉關。
……
一晃眼,二十餘天過去了,水月鏡從閉關中出來。煉氣期十一層的修為現在已完全鞏固。
入宗近一個月,她對掩月宗的了解還停留在蕭琮和碧心華的介紹階段,所以決定在宗內逛逛,順便熟悉一下環境。
掏出掩月宗弟子的製式飛行羅盤,注入靈力,羅盤隨之浮起離地半米,同時也從巴掌大小漲到直徑約有五尺。水月鏡跳上羅盤,先是小心翼翼的適應平衡和克服雙腳離地的不安全感,然後操縱羅盤上下左右緩慢的移動飛行,直至完全熟悉法器後,水月鏡加大靈力輸出,朝著朝月峰飛去。
飛了一段時間,完全適應這種飛行方式後,水月鏡不得不承認大路貨的飛行法器真的不怎麼樣,即使她將靈力注入加到最大,羅盤在空中仍然飛得慢悠悠,還晃晃蕩蕩的。一路上,水月鏡看見有不少人駕著同樣的飛行羅盤,晃晃悠悠的飛向朝月峰,當然,偶爾也有一道絢麗的光快速的從她身邊一閃而過,或者是一輛飛舟,或者飛梭,或者飛行翼,看得水月鏡和同樣駕馭羅盤的普通弟子們眼熱不已。
約莫一刻鍾有餘,才到達朝月峰。水月鏡控製羅盤降落在朝月峰半山腰的廣場上。
此時正是清晨,日出於東方,山間輕紗似的薄霧與一道道淩空而下的瀑布,在晨曦中折射出絢麗的光彩,雀鳥鳴於山間,清脆悅耳,偶爾在盤根錯節的茂密樹林間,更可見初開了靈智的異獸在其中竄行。
廣場上已聚集了不少的掩月宗弟子,不過基本上都是煉氣期的,築基期的前輩自然有更好的去處。
煉氣期十到十二層的弟子多聚集在此,形成了掩月宗低級弟子間的交換集市,偶爾也有弟子在這裏和同門交流修煉的經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