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活出自己的味道 (2)(2 / 3)

有隻狐狸被獵人用套夾夾住了一隻爪子,它毫不遲疑地咬斷了那隻爪子,然後逃命。放棄一 隻爪子而保全一條性命,這是狐狸的哲學。人生亦應如此,在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 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

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會不期而至,使得我們猝不及防,這時我們更要學會放棄。放棄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楊絳在《幹校六記》中所記述的,就是麵對人生際遇所保持的一種適度的跳高。讓自己對生活、對人生有一種超然的關照,即使我們達不到這種境界,我們也要在學會放棄,爭取活得灑脫一些,放棄的本質就是不讓生命有過多的負重。

剔除生命中多餘的行李倡導的是一種簡約的生活。它主張我們減去人生旅途中不必要的行李,以使我們能夠有更多的工夫去欣賞沿途的風景,能夠更輕鬆地享受旅程的樂趣。在這裏,簡單背後還需遵循一個法則,那就是我們在簡化生活的同時要注意聆聽自己內心的真正需要,“去偽存真”。

簡化生活的過程就好比冬天給植物剪枝,把繁盛的枝葉剪去,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長。每個園丁都知道不進行這樣的修剪,來年花園裏的植物就不能枝繁葉茂。同樣,一個人如果生活匆忙淩亂,為毫無裨益的工作所累,那麼,他的生活也很難有幸福可言。

簡化生活最有效的方法是重新審視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和所擁有的一切東西,了解自己想要的,然後舍棄不必要的生活內容。曾有這麼一個比喻:“我們所累積的東西,就好像是阿米巴變形蟲分裂的過程一樣,不停地製造、繁殖,從不曾間斷過。”而那些不斷膨脹的物欲、工作、責任、人際、家務占據了你全部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每天忙著應付照顧這些事情,早已喘不過氣來,每天甚至連吃飯、喝水、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也沒有足夠的空間活著。

拚命用“加法”的結果,就是把一個人逼到生活失調,精神瀕臨錯亂的地步。這時候,就應該運用“減法”了!這就好像參加一趟旅行,當一個人帶了太多的行李上路,在尚未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已經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唯一可行的辦法是為自己減輕壓力,就像剔除多餘的行李一樣。

著名的心理大師榮格曾這樣形容:“一個人步入中年,就等於是走到‘人生的下午’,這時既可以回顧過去,又可以展望未來。在下午的時候,就應該回頭檢查早上出發時所帶的東西究竟還合不合用,有些東西是不是該丟棄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不能照著上午的計劃來過下午的人生。早晨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顯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已經變成謊言”。或許你過去已成功地走過早晨,但是,當你用同樣的方式走到下午時,卻發現生命變得不堪負荷,寸步難行,這就是該丟東西的時候了!

用“加法”不斷地累積,已不再是遊戲規則。用“減法”的意義,則在於重新評估、重新發現、重新安排、重新決定你的人生的優先順序。你會發現,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因為用了“減法”,負擔減輕,不再需要背負沉重的行李,你終於可以自在地開懷大笑!

樹立自己的生活標準

隻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確的生活。每個人都應該拋掉繁雜、無意義的事情,然後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中,以真實麵對自己的心靈和生活。

杜尚,就是在《蒙娜麗莎》的臉上畫了兩撇小胡子的法國藝術家。杜尚的行為被很多人看成是離經叛道。當時有許多人都斥責他,竟敢對這幅傳世經典名畫大不敬。但誰也沒有想到,他的藝術思想就此深刻影響了歐洲的藝術史。杜尚說: “一個人的生活沒有必要負擔太重,或者做太多的事情,不一定要有老婆、孩子、別墅、汽車。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還相當年輕,這是我的幸運,這使得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過著單身漢的生活。這樣一來,我比那些按部就班、娶妻生子的人生活得輕鬆得多。從根本上說,這是我的生活原則。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幾乎沒生過氣,而且可以去從事自己一直喜歡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