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烏鎮(1 / 2)

烏鎮真是個美麗的地方,暮暮記得第一次知道烏鎮是看了劉若英和黃磊演的《似水年華》,劇情大概不是很記得了,但是那個書院,那個黃磊管理的書院卻深深印在了腦海裏,還有沿江而建的一排排房屋。

她們到達烏鎮的時候還是早上,天氣很好,找好住宿,便出發了。走到一條拱橋上,前後看都是滿排的屋子,置身於江南水鄉的感覺讓她們覺得似乎回到了古代,橋底下一個老大爺撐著船沿江而走,水麵很平靜,看不出哪邊是上遊,因為她倆都是近視眼。

所有的房子就這樣像是漂浮在水上,有些人家的窗戶邊還掛著許多衣物,暮暮還笑著跟小夕說,這樣把衣物晾在水麵上就不怕掉進水裏去了,而且水麵上的衣服容易幹麼?

慢慢的暖暖的陽光撒在房子邊上,照在粼粼波光的水麵上,就像是置身於一副水墨畫中,江邊的一些光禿禿的柳條垂在江麵上卻不顯得蕭條,一排排的房子中偶爾一兩棵大樹串出來,綠油油的,在陽光下顯得明晃晃。

烏鎮,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名副其實了,很安靜,不似麗江的熱鬧繁華,有一種在大都市中隱士的感覺。以前她們看烏鎮的照片時,就覺得這是個古老、安逸而靜美的地方,

她們一起走過江南小鎮的青石板,決定要去看看矛盾的故居,據說矛盾的青少年時期都住在這個地方,雖然沒看過他寫的文章,但是那田野三部曲還是聽說過的。去看看那個一代文人的故居,用小夕的話說,“我們去感受一下偉人曾經住過的地方。”

“小夕,這時候你想起的是什麼?”

“身在此處,我覺得,我之前的那些煩惱都不過是浮雲。果真如傳聞般美麗。”

“恩,我想起了許嵩的歌,在某個時代裏,在我們才走過的那條橋邊,也許有一對愛人在那裏相遇,也許有哪個貴家公子小姐的刁蠻無理,騎著高頭大馬橫衝直撞,把路人撞到水裏去了,有或許……”

暮暮還沒說完她的故事,就被小夕打斷了,“鍾暮暮,我是不是無數次地說過一句話?”

“什麼話?”暮暮睜著眼睛看小夕,裝出一副無辜的摸樣,讓人看著就想打她一頓。

“你生錯年代了吧?”

“哈哈,我一直都覺得我生錯了年代。”

矛盾的故居她們逛了一圈就出來了,對於她們來說,外麵的景色更加宜人,因為她們自己說,水平不足無法品評大家的東西,功力不夠深厚,無法感受那裏的氛圍,重點是人很多,她們還是最原始的遊玩吧,那就是感受景色。

故居對於她們來說,都差不多,高宅門第,朱漆大門,古人的房子蠻大的,房間也多,似乎是重修修整過的,放在現代,很少有人買得起那麼大的院落了。

逛了大半天,她們便去找吃的,聽說烏鎮的紅燒羊肉好吃,但是暮暮不愛吃羊肉,就覺得太過騷了,白水魚好是好,就是刺兒太多,而且對於她們這些海邊城市長大的人來說,魚類似乎太過平凡了,最後選擇了醬雞。

烏鎮醬雞據說是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加工時整體燒製,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燒;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方告完成。

成品醬雞由於是原汁原湯反複燒製,雞體內的水分已基本蒸發,所以特別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餿,臘月不凍"之說。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在外人看起來,醬雞製作程序並不複雜,但烏鎮醬雞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火候必須拿捏得十分準確,這就非有獨門的烹製方法和多年的燒製經驗不可了。

這些資料都是她們當年網上找來的,想著烏鎮想太久了,而且K市人喜愛的是白切雞,基本上不喜歡太重口味的菜,吃起來也別具風味。

兩人正在對醬雞大塊朵頤的時候,暮暮的手機響了,原是暮暮家那個空中飛人落地了。

“在哪呢?”暮暮才接起電話還沒來得及喂一聲,賀晨在那邊就語氣很不好的質問了。

“在烏鎮。你回去啦?”

“我不是告訴你了,我今天回來嗎?”

“哦,是嗎?我不記得了,我周一回去,家裏我買好了東西,你自己將就著過吧,不喜歡的話就出去吃吧……”

又是掛斷電話,暮暮還沒交代完,那邊賀晨已經二話不熟掛了電話,剩下暮暮茫然地看著手中的雞腿再看看對麵的小夕,努了努嘴巴,“囂張什麼啊!”

“他不知道你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