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的蓮宴十分熱鬧,據說竟然有十來家口頭上商議著定下了親事。其中不乏權貴之家,因此太後也是願意做了順水人情,親自給幾家賜了婚。如此一來,眾人更是交口稱讚,太後娘娘最是疼愛小輩的慈善人了。
隻是皇後並未出席蓮宴,倒是令眾人對於後宮的形勢多了幾分猜測。淑妃主力後宮,樣樣順遂,條條清晰,將個蓮宴辦的有聲有色,自然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誇讚。若非是仍然顧及著嚴家的勢力,隻怕就要有些廢後的傳言流出來了。
自此,淑妃在後宮之中地位益加穩定,內務府眾人皆是俯首聽命。淑妃是個曉事的,並不因此而侍寵生嬌,反而更加小意的敬重皇後。每日裏的晨昏定省,即便是在門外,也要行了全套禮儀請安的。
皇後的隱退不出並不能讓淑妃鬆懈心思,嚴家不會這麼容易倒下,而嚴氏的女兒自然也不會如此輕易的退避。
徐家世代執掌兵權,尤其是西北屬地的邊防上更是徐家訓練出來傳承了幾代的軍士。曆任皇帝對於徐家向來都是倚重有加,若不是因為淑妃年紀上小了幾歲,當年的太子妃人選怕是也會有一番競爭的。
淑妃自小接受的便是世家貴族的教育,家裏供奉了六位從宮中退出來的教養嬤嬤,言傳身教的便是在宮廷中的生存之道。她自小便知道自己將來是要進入宮廷的,而不是如華瓊一般學習應酬飲宴,理財掌事之道即可。
她的心中自有一番苦悶難言,可是徐家嫡女唯她一人,這入宮早就是自出生就定下的命罷了。慶幸的是,慕煊竟如自己想過的一般,英氣瀟灑,華貴天然,舉手投足間意氣風發,讓人挪不開眼去。她的一顆心就此慢慢係在他身上了。
但淑妃心裏明白,這後宮之道在於製衡。今日裏東風壓了西風,明日裏西風必然要壓倒東風的。她對於慕煊偶爾的偏寵心生歡喜,卻仍舊恪守本分,隻願能留在帝王身邊更久一點。至今,她並不遺憾,唯一的心結便是未能為慕煊誕下一子半女的。
其實,自冬日裏華瓊進宮之時,淑妃就覺察出慕煊那不同尋常的一些舉動,而心細如發的她更是發現了很多端倪,輪著華瓊進宮的日子,慕煊總會過來坐上半刻;每次自己說起幼時的趣事,慕煊總是聽得很認真,如今想來,因為那些往事裏或多或少都有華瓊的影子。
猜著了慕煊的心思,淑妃一下冷汗濕透了脊背。若真是如她所想,可真是要出些大事了。而她夾在這其中,該如何自處?
這一次,淑妃隻覺得進退兩難。
昨日的蓮宴她就留了心思,華瓊剛剛離開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慕煊便也借機出去了。她壓根不用想,便知道慕煊是去找誰的。也不知道華瓊那般的性子會如何鬧將起來,隻怕慕煊終究是自討沒趣罷了。
因此待得蓮宴結束後,她便由剪燭陪著去了浣紗閣納涼。到了西閣,卻聽說華瓊身子不爽,已經睡下了。淑妃心知華瓊今日怕是被氣著了,也不多話,隻吩咐著芳汀仔細這些照顧。
“你們小姐今日可是吹了風?”淑妃拉了芷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