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控製台又重複道:“你太靠右了,立即向左轉!”考克斯還是看不到跑道。但基於兩次右轉嚐試,他想:“我可能已經到了正確位置,憑感覺我不想再改變位置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決定是聽取別人的建議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考克斯飛快地做了選擇。一旦做完選擇,他就會麵臨三個結果:五秒鍾內,他可能在跑道上,可能在降落傘上,還可能死去。考克斯當然選擇降落在跑道上。毫無疑問,他根本就不想跳傘。
當考克斯衝出雲層時,跑道正擺在他麵前。飛機著陸了,就在考克斯將飛機停下來時,發動機自動熄火了,燃料已用盡了。
回過頭來看看,如果這期間考克斯沉浸在浪費時間和精力來抱怨該死的情況的話,他會毀了自己和飛機。幸運的是,考克斯沒有抱怨,而是泰然處之。
此後,每當遇到困難時,考克斯總是對自己說:“是的,這難道比那次空中遇險還要糟嗎?當然不!我想如果那時我能挺過來,什麼事我都會挺住的。”
夢圓西點,實現理想
“因為一個人在世界上最強烈渴望做的,便是最適合於他做的事。你身上具備優秀軍人的血統,要正直、勇敢、整潔,那麼你將得到應有的報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理想,但是實現理想的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這一點,在西點軍校的學子身上尤為明顯。
20世紀初,西點軍校大約有500多名學員,大多數人都是由美國政界的顯赫人物推舉出來的。按規定,美國總統有權推薦30名,國會參議員、眾議員和特區代表每人有權推薦1名。一個普通的學生要想從這些大人物手中獲得推薦,進入西點軍校,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運的是,巴頓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為了使巴頓獲得進入西點軍校深造的機會,父親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他把希望寄托在代表加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托馬斯·巴德身上。
當時,對巴頓有利的因素有以下幾個:第一,巴德參議員曾是威爾遜的合夥人,而巴頓則是威爾遜的外甥;第二,巴德的兒子是巴頓的同學和好友,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第三,巴頓的父親是當地的名人,又是洛杉磯加利福尼亞俱樂部的成員,結交了不少地位顯赫、神通廣大的朋友;第四,巴頓本人對軍事和戰爭具有濃厚的興趣,從外貌上看也頗具軍人氣質。
但是,巴頓的父親屬於民主黨人,並積極參加了地方政治活動,曾競選州參議員失敗。而巴德卻是一個共和黨的參議員,兩人政見不同。對於巴頓來說,這是最明顯的不利因素。
父親動員了各種關係向巴德施加壓力,請求他提名巴頓。與此同時,各方麵的來信像雪片一樣飛向巴德家。當時,巴德正在華盛頓開會,他的妻子和弟弟處理了這些來信。他們答複說,在巴德作出決定之前,每個申請者必須參加競爭考試,擇優推薦。
這一下可急壞了巴頓的父母。他們知道巴頓的發音和拚寫都有缺陷,萬一通不過考試怎麼辦?於是他們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各個大學的後備軍官學習科目以及新澤西莫裏斯頓預備軍官學校的情況,計劃先送兒子到一般的軍校學習一年,為考試做準備,最後,他們選中了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巴頓家的很多人都曾在該學院就讀,父親在那裏有不少朋友和熟人。父親想,假如巴頓明年春天通過了考試並能進入西點,就算在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多學一年也是值得的,因為巴頓遠離家鄉和父母獨立生活一年,可能會變得更加成熟。假如巴頓未被選中,那麼就讓他在該校繼續學習,爭取進入軍界。
1903年9月,巴頓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一次離開了家鄉,踏上了東去的列車。此時巴頓已年滿17歲了,身材修長,表情嚴肅,儼然一副成年人的樣子。但是,他最擔心的還是自己在軍事方麵的悟性不夠,他曾向一位牧師坦白,承認自己“可能膽怯了”。牧師則告訴他:“巴頓家的人沒有膽小鬼。”
他反複念叨著這句話,並把它轉告給了父親。父親解釋說:“長期養尊處優的生活,可能使我們家血統的人不屑於進行一場拳擊。但同樣是這一血統,卻使他們能夠麵帶微笑、視死如歸地對待真槍實彈的生死考驗。”他實際上是在暗示巴頓,無論如何,絕不能辱沒自己的血統。聰明的兒子對父親的教導心領神會,並把它牢牢地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