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裏的“小矮人”就是觀賞樁木。榆樹樁木、鵲梅樁木,三角楓樁木,西毛楓樁木,品種繁多,姿態各異。看著,想著,覺得它們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亭亭玉立的仙女,也有的像搗蛋的男孩。
夜色降臨,居民們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大道依依回家,公園又漸漸恢複了寧靜,回望綠樹搖曳,燈光閃爍,公園正如同一位多情的少女,正含情脈脈地注視著每一位來遊玩的市民,撩得白素不願離去。
白素沿著山間小道,穿行在這些綠色中間,感覺自己就是一隻小獸,或者善於奔跑和跳躍的小動物。在密密的樹林中穿行,可以兩足行走,也可以四肢行走,還可以學著猴子的樣子,爬上一顆大樹,打著眼罩遠望,甚至可以學著各種動物的聲音,吼幾聲,宣泄一下久憋在胸中的怨氣。
白素又走近另沿一條小路,行進而入。兩盤是茂密的樹木,低垂的樹枝,在肩頭綻開一片片綠意。走著走著,就成為沿著河的路徑了。
河依舊穩靜如初。深綠的河水,看不到一絲波瀾。如一條深綠的絲帶靜靜鋪在那裏,泛著柔柔的微光。河邊有垂釣的老人,輕輕拋出魚鉤,靜坐河畔等候。
青年人,他們是公園裏的主力軍,公園裏優美的環境,真的就是一個談情說愛和男女偶遇的好地方。事實如此,小河邊,柳樹下,山石上,都有他們成雙成對的身影。越是隱蔽和不為人常去的位置,越是他們最好的空間。他們的出現和存在,也為公園增加了一些愛昧和甜蜜。
白素看著那些年輕人,就感覺自己像是回到了以前的時候,那個時候還很青澀和害羞,現在再看到這些,白素還是覺得心跳加速。
盡管公園的樹木也吐納清新,卻總是感覺少了一些泥土的氣息;盡管花草樹木井然有序,卻勾不起回歸自然的靈感。
盡管鳥兒們也拚命的叫喚,卻聽不出歡快的音符,相反倒有一種囚居的憂怨之聲;盡管魚兒和湖水也是那樣的融洽,那魚飼料的誘惑已經改變了魚和自由的含義。
行走在公園裏,總會感覺置身於一種“假”的誘惑中,如果仰望那些公園旁邊的高樓,它沒有高山的巍峨,卻給白素一種壓抑的感覺。
公園也會將城市點綴得花枝招展,春夏秋冬在城市的地麵沒有展示,隻有公園才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早晨和夜晚它會把城市人理解得大相徑庭,在把一切都整理完了以後,去公園便可以釋放所有疲憊。或許夜幕可以掩蓋很多東西,而夜幕下的公園更能掩藏一切,它在家的外麵把愛情進行到底!
近處的石橋,亭台、樓閣,遠外的高樓、青山、電視塔仿佛靜臥在湖麵上,水繞山,山傍水,山水總相依,公園簡直就是一副美麗的山水畫卷。
白素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公園,然後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就準備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