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南渡(1 / 3)

第九節

成化三十四年三月十九日(西元1701年)長江北岸

從樹林方向又過來一批難民,張徹和手下已經累得快癱瘓。他們聽說有的千戶為了少出力。隻是象征性的接收了一點難民,急早的就拆掉哨所開往焦山碼頭。盡管整個軍隊裏彌漫著防線不保的悲觀思想,但是北岸還是有兩三個哨所和張徹的木寨一樣。拚了命的在接收難民。

為了加快速度,他們對排查力度降低了許多。張徹對此不由得暗暗擔心,怕自己的疏漏會把細作放進來。但是想到能收到更多難民,張徹不由得打起精神。讓手下加快的幹活。最後一艘船馬上就要開走了。離午時還有一個時辰不到。

樹林裏的難民突然嚎哭著朝木寨撲來。張徹心中一驚,叫了聲不好。果然不出他所料。二十來個清軍的先頭馬隊揮刀從樹林裏出現,直直向木寨衝來。張徹趕緊下令。頓時,寨牆上冒出五六個火器營的士兵,他們端著槍口指向那些騎手。

成化年間明軍裝備的火銃大都轉變成了番式的火繩槍,經曆過萬曆年間的征倭戰爭。明軍很快發現他們和日軍的火槍裝備不在一個等級上,明軍的火炮雖然強過日軍。但是士兵裝備的火銃操作複雜,遠遠沒有當時日軍引進的鐵炮(火繩槍)威力大。之後在和毛利幕府的長時間勘合貿易中,明軍逐漸掌握了火繩槍的製作工藝,並開始在成化年間進行大規模裝備。現在雖然還把火繩槍叫做以前的火銃,但是實際的作戰的裝備已經天差地別了。

張徹大叫一聲,“開火。”劈裏啪啦的火花過後,兩個清軍從馬上掉了下來。士兵們把火銃放在腳邊,拿起身下的另一隻火銃,又對著清軍瞄準起來。原來張徹把整個火器營的火銃都分發給了這六個老手,讓他們每人守著五支填裝好的火銃,等到敵人來襲時,打一槍換一支。以便自己能把多出來的人安排撤退難民。

明軍的開火聲沒有停息,伴隨著張徹一次又一次的命令聲。六個火器營的士兵很快打光了手裏的火銃,那二十個騎馬的先頭部隊如今隻剩下了兩個。他們一見情形不對,趕緊調轉馬頭朝樹林裏再次跑去。

張徹哪裏會由得他們逃脫,他一腳踩著欄杆,一手撐開機弩。大叫一聲:

“中!”

弩箭呼嘯著射穿了一個清軍的背,那人在馬上呆坐了一會,然後轟然墜地。張徹順手從腰間抽出第二根弩箭。嫻熟地安裝好,又是一個飛射,最後一名清軍倒在了樹林的正前方。

周圍的難民們聽到火器的聲音,更是拚了命的朝船上擠。張徹趕緊讓火器營的士兵重新裝彈,他知道,這些隻是小把戲。一旦清軍的大部隊到來,這個小木寨是絕對擋不住的。現在隻能拖一會是一會,多救一個是一個。

樹林裏的難民們開始瘋狂的朝木寨跑來,這一艘船已經坐不下了。張徹趕緊讓陳偉通知碼頭再調一艘船過來。陳偉接到命令跑向鴿籠。他寫了簡短的紙條之後,馬上把鴿子放飛到天空中。

這一艘船滿載著難民,朝焦山碼頭緩緩駛去。船剛一離岸,船上與碼頭上頓時傳來震天的哭喊聲。原來是不少家人分坐兩艘,爸爸把女兒送上去,自己等著下一艘。丈夫把妻子送上去,自己也再等著下一艘。張徹盡量不去看碼頭上揮淚離別的難民們,他怕他們看著自己的眼睛。因為自己也不能保證,在下一艘船來之前,這個木寨裏的人還會都活著。他隻能分做兩人,一邊指揮疏散,一邊部署不多的士兵準備戰鬥。

接到張徹的命令,兩三個步兵營的士兵沿著碼頭布置起木製的拒馬,幾個眼力好的士兵則站在高高的哨樓上往樹林裏密切觀望著。隨時報告敵人是否來襲。

木寨裏每個士兵都井然有序的做著自己的工作。張徹兩頭忙的團團轉,剛在碼頭訓斥完刁難難民的總旗官。接著又馬不停地跑回木寨詢問哨樓上的情況。

江南邊漸漸駛來一艘飛魚寶船,這艘船是數次接送任務中最大的一艘。乘坐的人數足以是前麵小船的三倍,看到這艘大船駛來。張徹的心放下了一半,他又趕回碼頭,指揮士兵用小船把難民送到寶船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