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糊塗蛋人傑(1 / 2)

卓然的記憶中,每一次穿越到大明的人士都能順利的打通關。

從縣試,府試,院試到鄉試,會試,殿試一路告捷,最後高中狀元,弱冠少年誇街長安,幾乎每一本都不例外。

偶爾有個馬失前蹄,大家夥都為他著急,你咋這麼笨呢。

但是當這一天晚上卓然翻出超哥的記憶,閱讀他從讀書到成為秀才的18年曆史。

除了偶爾的風花雪月,就是讀書寫八股。識字,練習毛筆,閱讀四書五經,朱子集注,從開始對對子到寫成第一篇八股。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書讀幾遍就能記憶,聯句張口就來。

這是一個很淳樸的人,除了讀書沒有太多的私心雜念,在他的記憶裏,沒有吃喝玩樂,沒有柴米油鹽,生活的一切就像一張白紙。

這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每天定時起床,吃飯,讀書,寫文章,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知道哪裏來的毅力。

這同時也是一個沒有思想的人,他思維中的一切都是朱子告訴他的,子曰成仁,孟曰取義,就是沒有超哥自己的曰。

所以這樣一個人,14歲縣試得中,15歲成為童生,然而兩次院試折戟,二十年華文章大成考取秀才,這就是明朝科舉製度下成功人士的典型人生。

每一個在自己的領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人都是人傑,張超就是這樣典型的人傑。

卓然越是閱讀張超的回憶,越是震驚,這是明朝秀才的真實實力嘛,那我還混個什麼勁,老老實實在家當個土地主得了。

卓然屬於那種聰明的失敗者,沒有毅力,做事粗心,又淺嚐輒止,事業往往有個好的開頭卻沒有好的結尾,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卻很難以改進。

這樣的卓然卻遇到這樣的超哥,麻煩大了。

最起碼這樣重複的生活是卓然不想過得,那種苦行僧的日子卓然結婚之前過夠了。

何況現在有了錢雖然不想著學壞,懶病發一發也是正常的。

但是很難想象一個像超哥這樣的人會發生突然的改變。

超哥將近二十年的讀書生涯讓他的行為邏輯太容易被猜測了,任何改變都會引起別人的疑心。

事實上,卓然給孩子洗澡開窗戶透氣,已經引起身邊的人的疑惑。

但是丫鬟書童和不識字的奶娘對秀才相公有種天生的崇拜,再加上效果太好,覺得秀才果然是天上的星辰轉世,連怎麼帶孩子都知道,疑惑就轉變成了崇拜敬仰。

張超的親屬和丈人一家各有各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守著他們父子。

唯一接觸的稍多的人就是王小妹,但是小妹跟超哥原先接觸就少,對這個姐夫耳聞的多,目睹的少,所以卓然的行為才沒有引起懷疑。

想起這些,卓然的腦袋就有點白毛汗,當個奶爸都這麼難,日子不好混呀。

得趕緊脫離原來的社交圈,否則日子長了狐狸尾巴總會露出來,鬼知道會發生什麼幺蛾子。

卓然在書房裏麵安坐沉思,結合記憶,想出一個辦法,成為監生,舉家搬到南京國子監去,於是拿出毛筆寫了下來,細細斟酌。

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蔭監,捐貲曰例監。

同一貢監也,有歲貢,有選貢,有恩貢,有納貢。同一蔭監也,有官生,有恩生。

舉監,由舉人做監生的,叫舉監。跟自己這個小秀才不搭嘎,pass掉。毛筆把不錯的台閣體劃掉了。

貢監,由秀才做監生的,叫貢監,也叫貢生。

秀才一經成為貢生,就不再受地方儒學管教,這個可以順理成章的離開縣學,到南京去,也不招惹人懷疑。

不錯不錯,可以考慮,劃個鉤,問題是這個名額太珍貴了。

萌監別想了,老太爺有那個水平,超哥也不會那麼苦讀個不停,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