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京一片風聲鶴唳之際,李東陽卻輕車簡從,帶著一個仆人去拜訪種痘的張秀才。作為本朝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李東陽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又是翰林侍講學士。無論從官職,還是從文壇地位而言都應該是卓然主動去拜見李東陽,而不是反著來。
本來李東陽也是這麼想的,他來到廬江府,各種各樣的秀才書生就如過江之鯽一個接著一個的來拜訪,弄得他不勝其擾。可是問題是,他最想見到的張超竟然一直沒有來拜訪,這可就讓他頭疼了。
眼看著回京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劉首輔交代過的事情到現在也沒辦,所以李大人牙一咬,你不來拜訪我,我來拜訪你總可以了吧。
李大人雖然號稱是湖廣茶陵人,可是他久居北京玄武湖西滸也就是現在積水潭醫院那邊,屬於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工作在北京的老北京人。所以對於南直隸夏日巢湖兩岸的風光還是很讚許的,與北方的雄渾大氣想比,獨有一番氣相。
這一年李東陽剛過不惑之年,正是人生最好的時光,仕途又有了轉折,眼看著就會跳出翰林院,所以看到這美好的風光,心情大好的李大人不由的想起他的得意之作《長江行》。
大江西來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巔。
長風一萬裏,吹破鴻蒙天。
天開地辟萬物茁,五嶽四瀆皆森然。
帝遣長江作南瀆,直與天地相周旋。
是時共工怒觸天柱折,遂使後土東南偏。
女媧補天不補地,山崩穀罅漏百川。
有崇之叟狂而顛,坐看萬國赤子淪深淵。
帝赫怒,罰乃罪。
神禹來,乘四載。
驅大章,走豎亥。
黃龍夾舟穩不驚,直送馳波到東海。
朝離巴峽暮洞庭,九派卻轉潯陽城。
縈紆南徐萬餘裏,更萬餘裏通蓬瀛。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下,其大如股空縱橫。
長遊清濟出中境,曷敢南向爭權衡。
千流萬派瑣瑣不足數,雖有吐納無虧盈。
下亙厚地,上摩高空。
日月出沒,蛟龍所宮。
奇形異態,不可以物象,但見變化無終窮。
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顥氣開穹窿。
或如織女拖素練,或如天馬馳風鬃。
空山怒哮飽後虎,巨壑下飲渴死虹。
或如軒轅鑄九鼎,大冶鼓動洪壚風。
或如誇父逐三足,曳杖狂走無西東。
或如甲兵宵馳,聚嘯滿山穀。
或如神鬼晝露,萬象出入虛無中。
籲嗟乎長江!胡為若茲雄,人不識,無乃造化之奇功。
天開九州,十有二山。
南北並峙,江流其間。
堯舜都冀方,三苗尚為頑。
魏帝倚天歎,征吳但空還。
籲嗟乎長江!其險不可攀。
古來英雄必南騖,我祖開基自江渡。
古來建國惟中原,我宗坐製東南藩。
如知天險不足恃,惟有聖德可以通乾坤。
長江來,自西極,包人寰,環帝宅。
我來何為?為觀國。
泛吳濤,航楚澤。
笑張騫,悲祖逖。
壯神功,歌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