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選擇的收場方式很含蓄,因為他選定的主審官是刑部何尚書。
當刑部尚書何喬新接到聖旨的時候,他就清楚皇帝究竟想要他怎麼幹。何尚書也是大有來頭的,他忠心勤奮,剛正耿直,曾經在河南任上,安撫過六萬多戶的流民,屬於典型的能臣幹吏。
他為官清廉,得罪人極多,和王恕是同道中人,王恕擔任吏部天官後,就推薦何喬新幹刑部這攤子活。刑部在六部中雖然地位相對不高,但也是三法司之一。劉吉一幫人屁股一向不幹淨,這樣一個對頭待在刑部,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所以劉吉就曾百般阻撓。
所以何尚書是王恕的盟友,又是劉吉的對頭。這個案子劉吉可是幕後黑手呀,現在交給劉吉的仇人來審,天子這個安排,真是費了苦心了。
然後從犯人名單裏也可以看出來,兵部主事李文祥,是由王恕推薦進入兵部工作的。首犯湯鼎,當年正是他向天子上書召回王恕。而負責此案的刑部尚書何喬新,也是由王恕推薦來的。
犯案的是王恕的同道,辦案的也是王恕的同道,這麼個審法,可謂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外麵群情洶湧,一邊是言官們,嚷嚷著要秉公辦案,嚴防司法黑幕;一邊又是劉吉,不停的到處活動,非要嚴厲的處罰他們。
但是,任你們外麵吵得歡,何尚書不慌不忙,穩坐釣魚台。他也是老江湖了,皇帝心思轉變,他一眼就看的出來。
何尚書決定把整個案子一分為三的看,姚謙是姚謙,趙昱是趙昱,湯鼎是湯鼎,都得分開。
按照明朝法律,姚謙弑父,十惡不赦,處以極刑淩遲,自不待言。
趙昱,馬金等人把弑父惡徒當成孝子,然後製造冤案,導致多人死傷。這個鍋你們幾個好好背著。
合肥縣令雖然沒有判錯醫鬧官司,但是他沒有察覺到這個惡徒,這屬於失職。
馬金,趙昱,趙同知三人同樣沒有察覺到這個惡徒,但是故意判錯醫鬧官司,按照“官司出入人罪”律規定,他們需要承擔“失入”的責任。
因此醫鬧案,主審官趙同知,馬金罷官,流放,王知縣罷官。
處理完了醫鬧官司。然後就是禦史結黨案,審判了幾天,何尚書很快就有了一審判決。
弑父案,主犯姚謙淩遲。
禦史結黨案,醫鬧案主犯趙昱兩罪並罰,斬首;
禦史結黨主犯劉概妖言惑眾斬首;
從犯湯鼎流放充軍,其餘人等一概罷官。
奏折上報後,皇帝迅速批複同意。這下子朝野可炸了鍋了,這處罰也太過分了。醫鬧案那幾個混蛋,貪贓枉法,坑了大夥,被處罰是活該,但牽連眾多禦史罷官,也太冤枉了吧。
大家都是苦讀十幾年熬出來的,現如今一招被罷,前功盡棄。兔死狐悲的官員們,高喊著朝廷培養一個禦史不容易呀,痛罵劉吉等人。
罵了幾天也沒結果,正想再接再厲,突然都老實了。因為宮裏傳來小道消息,皇上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內閣首輔劉吉也堅持刑部的原判,並且放風說誰替他們說話,下一個就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