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暈暈乎乎的回到家,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王啟年送過來的一些擺設,還有那些孤本,又掙紮的爬了起來,一個個的撫摸了一番,戀戀不舍的放回了原處,這些東西過不了多久就得回到原主人那裏,真是可惜,真是浪費呀。
劉震有心吞下這些寶貝,可惜他內心的最後那一絲理智告訴他,這種事情不能做。他勉強閉上了眼睛,無力的喊著管家的名字,讓他把這些東西送還給王啟年,就說他的夢做錯了,老夫沒那個福分消受。
管家這個時候就建議,老爺既然這麼喜歡,又這般舍不得,何必那麼著急呢,再把玩幾天也是好的。那個王啟年家中豪富,也許根本不在乎這麼一點,您怎麼也是一個翰林侍講學士,總有能幫到他的地方,還是讓小的去試探一番。
劉管家帶來的消息讓平寧也是目瞪口呆,超哥也會弄錯?隻是現在這樣了,可怎麼辦?拿回去肯定不行,沒見這個管家空著手過來嗎?那會深深的得罪劉學士,他現在是幫不上什麼忙了,可是搗亂肯定可以做到。
既然這些財物肯定是拿不回來了,平寧就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定再多給些東西給劉震,獲得一個翰林學士的友好很不容易,既然已經投入這麼大了,那何妨再多給一些?這樣劉震肯定會感激他,這一科輪不到,下一科未必輪不到,超哥才二十五歲,不著急。
平寧於是毫不在乎的哈哈大笑,“天下哪有送人的東西再要回來的道理,劉學士實在是太多慮了,些許物事能入學士的眼那是我老王的福分。何況那個夢本來就荒誕,我也就是賭一把,怎麼能怨學士。”
平寧既然如此說話,劉管家也是鬆了一口氣,在京師這麼多年,這麼大方的朋友才第一次見到,他也不想家主人與王啟年鬧什麼不愉快,於是劉管家就很坦率的說道,
“老王,咱們也是朋友,不妨坦誠一些。學士很喜歡你送來的那些禮物,但是這次應天府的鄉試學士是無緣主考了,所以也幫不上你的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是未來如何誰也說不準,你的人情我們劉家記下了,以後一定有還的時候。”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兩人也算是坦誠以對,最後劉管家很開心的帶著新的禮物回家,這樣的大喜事讓劉學士既高興又頭疼,這樣的朋友哪裏找去,奈何老夫沒人相助呀!
張超聽到這一段時,很佩服二哥的大氣,投資有的時候就是如此,也許二哥可以幫到他更多,隻不過他當然知道結局是皆大歡喜,就接著聽二哥繼續說下去。
“這劉學士既然連主考都不是,臨時聯絡董學士更是不可能,我再待在京師也沒用,所以就準備回南都。誰知道第二天晚上劉管家又上門了,峰回路轉,他說劉學士竟然被天子點了主考,代替了董學士。”
到現在,平寧還清晰記得劉管家那不可思議的表情,顯然連劉家自身也不知道怎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後來又打探了一番,才知道大名鼎鼎的首輔劉棉花從中起了作用。原來禮部的奏報到了內閣,劉吉就表示反對,說了三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