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於冕的夢想(2 / 2)

二十二日,複辟成功、重新坐穩寶座的北狩皇帝“命斬於謙於市,籍其家”,家產籍沒,家屬充軍戍邊。

北狩皇帝和奪門四人組還別出心裁地羅織出所謂的“於謙黨”,“榜於謙黨人示天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時群凶氣焰可畏,朝野內外,噤若寒蟬。

隻有都督陳逵冒著風險,收斂了於謙的遺體。三年後,於謙的養子於康將於謙的遺骸扶歸杭州三台山安葬。

此後,無論孫太後是否真的嗟歎過,無論英宗是否真的後悔過,終天順一朝,於謙未有被平反,除養子於康外,家人未有被赦還。

成化元年,於謙子女於冕夫妻,女婿朱驥才獲釋還家。監察禦史趙敔奏報,此前陳循、俞士悅等已先後“遇蒙恩宥”,而這時的於謙非但沒有得到一句公道話,反而是“於謙黨”依舊在榜示天下。

甚至就在成化朝為英宗修實錄的過程中,還有人意圖抹黑於謙,“或謂少保於謙之死,當著其不軌”,此事後來被丘濬駁回。

成化二年八月丁卯,成化皇帝才給出他的看法,“朕在青宮稔聞謙冤,蓋謙實有安社稷之功,而濫受無辜之慘,比之同時駢首就戮者,其冤尤甚。所司其悉如禦史言亟行之”同時下令,“命諭祭故少保兵部尚書於謙,複其子冕為府軍前衛副千戶”。

而這個時候那個據說在於謙平反過程中出力很多的首輔李賢已經致仕,很快病死家中。

於冕繼續說道,“超哥,這下你知道是誰在阻攔對你曾祖的平反了吧。

此人雖然致仕,但是他的徒子徒孫還在。

老夫後來幾次上書,希望能贈諡先公,卻一直沒有下文。

反而老夫每上書一次,就升一次官。先是武資改為文資,改任兵部員外郎。然後是太仆寺少卿,最後一路升遷到應天府尹。對我這樣一個連鄉試都沒有參加的人來說,真可謂皇恩浩蕩了。”

於冕笑著說道,“你們知不知道老夫這些年為官都做了什麼?什麼都沒做,就是同光同塵。

先公為什麼蒙冤,就是因為功勞太大了,性格太剛直了,得罪人太多了。

所以老夫一切反著來,不做事,不得罪人,隻說朝廷和大臣的好話,沒想到卻步步高升,還被人誇獎,有先公之才,卻無先公之脾性,這就是大明的士大夫,哈哈哈。”

於冕有些瘋狂的說話,張超無奈的搖搖頭,這位老人已經有些魔怔了,但是他確實能夠理解他的心情。

於冕瘋狂的笑了一陣之後,開始布置,“老夫做了二十多年的好人,也該到了為先公討個說法了,但是老夫還是不放心,子卓,太監那邊就靠你了。”

張超起身,躬身稱是,然後又沉吟的說道,“孩兒與首輔劉閣老,丘尚書有些聯係,孩兒願意寫信請他們相助。”

既然於冕是這個心願,那就竭盡所能幫他實現了,順便也能看一看各家勢力。

張超說完之後,於冕大喜,然後對著一直沉默的徐九萬說道,

“九萬,我身邊的書信一直都是你在操辦,你一一寫好之後,交予我過目,然後寄給各位部堂。”

徐九萬躬身稱是,於冕此時說道,“我們祖孫三代聯手,一定能讓先公有一個美諡,如此先公在天之靈才能安息,老夫也再無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