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殿試的規格很高,內閣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的堂官都出席了。弘治由徐溥陪同著在考場四周轉來轉去,如果看到有寫的好的就停下來看幾眼。
在最後幾排,皇帝才看到了張超,張超很普通,這幾年在明朝為了多活幾年,平日很注意鍛煉,所以身體比較結實,除此之外,弘治也沒見有什麼很特別的地方。弘治皇帝又看了看張超的策論開頭,就有些失望。
隻不過皇帝也知道以貌取人,失子子羽的道理,張超畢竟做出了不少事,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稍稍收斂了一些心中的失望,繼續看下去。但是很遺憾,張超答得確實很一般。
實際上對於這道殿試題張超也在吐糟,皇帝問如何當一個好皇帝,張超心說除了拍拍馬屁,多說一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的大話套話,又能說什麼。
所以他的殿試策論就顯得中規中矩,一點新意都無,皇帝當然看著不爽,很快就移步離開了,怪不得梁儲說張超有術無才,似乎還真是說對了。
殿試完畢後,很快就開始批閱,這一次按照劉吉的奏折,批閱時間延長了一天,所以高級官員的批閱時間很充足。
必須說徐溥的會試做的很好,水平高低確實很公允,所以這一次選拔給皇帝閱讀的前十名基本沒多大變化,他比較喜歡排名第三的答卷,就順手提到了第一名,然後讓大臣開卷。
一看第一名是錢福,第二名是劉存業,第三名是靳貴,皇帝想了想,又把錢福與靳貴的位置調了調,所以最後三鼎甲就是靳貴,劉存業,錢福。
麵對大臣們的疑惑,皇帝解釋道,“殿試不僅考的是才學,也考德行,靳貴德行更好,理當為狀元。”
徐溥聽完,十分高興,靳貴帶頭去看望他,又仗義執言,他果然沒有選錯人,這不,連天子都知道了,也十分讚賞。當然錢福也很不錯,隻不過他與確實有可以被指摘的地方,隻希望他能引以為戒。
到了弘治三年庚午),上禦奉天殿,賜靳貴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文武群臣行慶賀禮。其中第一甲進士三名,狀元為靳貴,榜眼為劉存業,探花為錢福。
都穆,宋珫,張彩等人成為二甲進士,而張超則光榮的成了一名吊榜尾的同進士。後麵的都是固定流程了,皇帝賜恩榮宴,賜朝服冠帶,進士上表謝恩,拜孔廟等等。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禮部宴,張超也拿出了一首像模像樣的謝恩詩,讓想看他熱鬧的官員同科們有些失望。
到了弘治三年三月丙子,授第一甲進士靳貴為翰林院修撰,劉存業、錢福為編修。命二甲三甲進士,各留十之五於各衙門辦事,其餘放回原藉聽用。
吊榜尾的張超這一次運氣比較好,他留在了京城,被下令觀政戶部,觀政時間是三個月。在張超看來觀政隻是做做樣子,他準備請假回鄉,一來處理一下南京的諸多事務,二來也準備把家眷接到北京。
誰知道他帶著請假條來到戶部的時候,戶部尚書李敏,左侍郎葉琪立刻就召見了他。上班第一天領導就召見,張超有些誠惶誠恐,“觀政進士張超拜見李尚書,葉侍郎。”
李敏第一次見張超,上下打量了一下,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尚書滿臉老相,見張超貌普通,但是十分精壯,有些滿意的點點頭,
“你就是張子卓?果然是一表人才。這次老夫親自點名讓你來戶部觀政,三個月後,吏部會任你為戶部主事,你今日就入部視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