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來年計劃(1 / 2)

張超對操江提督的人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後就跟著平安,孫老板等人一起回家了。

又到了一年末,濟世會年終總結開始了。現在濟世會的規模已經很大。弘治三年南直隸豐收,張超的糧食生意規模相對小了一點,但是借助同劉瑾的合作,他們順利的能夠打開蘇州市場,同時在太湖沿岸府縣都有突破,濟世會很是滿意。

棉花和棉布生意規模越來越大,水力紡紗和織布也有突破。張超現在已經布置工匠在研究蒸汽機,隻不過蒸汽機現在還很不爭氣,張超很有耐心,有生之年能有突破就是萬幸了。

水泥廠規模擴大了好多倍,但是由於磨粉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還是居高不下,有沒有人能夠想出來球磨機,張超也不知道。

張超比較關心的船廠已經生產了不少很成熟的船隻,在福建林家和蔣琮的支援下,已經生產了好些條五百料的小福船,現在正在試著生產一千料和二千料福船。

比較好玩的是他喊了好幾年養殖珍珠,竟然真的有了點收獲,反正繼續花錢研究就是。另外還有很多小東西,比如有了酒精,風油精,香水這些很快就出來了。

這一年來事業的突飛猛進讓張超看清楚了明代工匠的心靈手巧,但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教育,他們的經驗往往隻能口口相傳,沒辦法整理流傳後世,所以隻要張超能夠加強教育,提高工匠的社會地位,獎勵和保障充足,他就可以獲得極大的收獲。

也是因此,張超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擴大濟世學院初級教育的規模。現如今依靠他們吃飯的人口有幾千人之多,他準備開辦夜校,初級學堂讓家丁,工匠,工人和他們的子女一起受教育,為技術的積累和發展足夠的人才。

當然濟世學院的規模也會相對擴張,所以弘治四年張超準備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操作此事。他現在不缺少錢物,隻缺少人,特別是數學人才,但這是整個明帝國的問題,他也隻能一步步來。現在教材已經有了,人才總會有的。

濟世會其他人對於張超的決斷已經相當敬服,特別有濟世學院的前例在,所以大家對此意見並不大,在他們看來就是請一些私塾先生,能花的錢也不多。

張超提名華燧來負責此事,並且提名他和華秀才,呂先生三人進入濟世議事會,與此同時,其他人也相繼提名了一些表現出眾的人才加入進來,這樣一來,濟世會的代表性就更加廣泛了。

然後是南京的房地產生意,通過與南京勳貴的合作,一拆一建就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更推動了水泥產業的擴張,所以張超弄出來的這個新產業已經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最後就輪到了濟世錢莊,這個開張剛剛一年多的錢莊已經成為大明最有名的錢莊之一,所發行的銀半兩更是在整個大明流通。

此時,濟世錢莊在整個南直隸和浙江已經全麵鋪開,規模和實力也不斷增加。張超準備在弘治四年繼續沿著運河和長江擴張,從而實現在大明核心地區的布局,另外他準備嚐試異地存貸和發行銀票等業務,到那個時候,大明第一個全國性的銀行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