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這才是開始(1 / 2)

楊旦離開了,滿腹心事,對於這場張超挑起的爭鬥他是無可奈何,什麼時候同科之間差距如此之大,到底是自己哪個環節做錯了?

張超拒絕了楊旦之後,立刻就開始起草奏折。他把這段時間自己的操作仔細的闡述清楚。他駁斥了以前那種禁海方式,根本沒有效果。又列舉了本朝自洪武以來的禁海往事,說明隻有控製海洋才能保證海疆不被倭寇侵擾。

他的奏折明確的說道,大明的海外走私貿易分成東西兩洋,從福建去往日本的船隻必經之地就是東番島,隻有卡住這裏,朝廷才能做到主動,想收稅就收稅,想擋住倭寇就可以擋住倭寇,甚至想禁海也可以。

所以張超明確的請求允許蕩倭營在雙嶼,三都澳和基隆設置據點,以控扼中日貿易,同時阻擋倭寇的入侵。

同時張超對於浙江巡海道等人的彈劾進行了一番駁斥,蕩倭營既然被授權掃蕩沿海的海賊倭寇,那麼汪直作為蕩倭營的監軍太監當然有權力過問海防事宜。

張超駁斥了他利用合作銀製度為非作歹的事件,大軍在外,沒有後勤支援,出了問題誰負責?通過與蕩倭營的合作,這些船戶可以攜帶一些貨物通過海路運輸到其他省份,這裏麵是有足夠好處的。

那些說繳納合作銀的船戶都是違反海禁,私自走私的商人,張超不予認同,沿海這麼多的海防衛所怎麼可能犯這樣的大錯,這是誣陷,要不然朝廷可以去查問呀。

他表達了自己對合作銀分配的看法,收到的合作銀除了必要的軍隊支出外,其餘的銀兩將交給朝廷,在此之前,他準備存在濟世銀行,等待朝廷的決策。

事實上誰都知道張超的合作銀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必須有一個說法,一個能夠交代過去的說法,朝廷也僅僅隻需要一個說法,你可以說這是帝國的虛偽,但這是必須的。

還有哪些針對張超在蕩倭營中的行為各種非議,甚至以為他想借助蕩倭營謀反一事,張超憤怒的進行了駁斥,有老子這樣的謀反嗎,這個蕩倭營有勳貴,有太監,還有各種讀書人,你說我要造反,先問問這些人答應不答應。

是,確實有很多讀書人是來自於濟世學院,算作他的門生,但那是沒人願意從軍,隻有有人願意,他願意主動把濟世學院的學生撤出來。

表明了一下自己的心跡之後,張超很誠懇的說道,蕩倭營本來就是試驗一下讀書人從軍之事,所以肯定有各種不足,他希望天下的有識之士能夠公正的看待蕩倭營出現的種種問題,並給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一棍子打倒。

連續寫了好幾封奏折,張超揉了揉頭,轉了轉腦袋,他有些疲倦了。他又拿出了一些親朋好友的來信,開始閱讀。

對於小妹生孩子他不在身邊,以至於難產一事,他十分內疚,作為丈夫他太過失職了,他請求老丈人一家好好照顧小妹,千萬不能再有事雲雲。

然後是徐溥的來信,這位閣老忙於希望學堂的建設,目前已經建立了不少學堂,老先生也訴說了一些苦衷,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不明白有教無類的道理,嘴上說著漂亮話,可是行動卻是百般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