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蕭敬地嚴厲警告不同,士大夫的反應就正麵多了。張超離開皇宮之後,就被早有準備的倪嶽請到家中,倪嶽的態度十分寬厚和藹。
等問清楚了張超入宮的見聞之後,倪嶽頓了頓,“子卓,天子愛子之心雖天下皆知,但是中旨招你入宮,確實出人意料。”
張超點了點頭,“學生也是嚇了一跳,以為出了什麼大事。思之再三,不得不拒絕了中旨。一來學生以為越是大事,越要沉得住氣,這大半夜裏跑到京中,有些駭人聽聞,二來學生恰好帶兵入京,嫌疑太重,必須小心謹慎,若是歹人矯旨,就是滅族之禍。”
張超如此解釋,倪嶽點了點頭,很明確的說道,“你能如此想,可見你確實長進了不少。祖宗設立內閣就是怕小人蠱惑天子,胡作非為。你此次雖然有些多慮,但多想總比少想好,這才是士大夫應該做的。這幾年在外曆練,果然提高不少,真是可喜可賀呀!”
張超連忙起身表示不敢當,倪嶽擺了擺手,“當日王三原一定要罷去你的官職,老夫雖然不讚同,但心中還是有些不安。但經過昨日,老夫可以肯定的說,你雖然做事爭議很大,但本質是好的,王三原門戶之見還是太重,他不該罷你。”
倪嶽如此點評,又涉及到退休的元老,張超隻好沉默不語。倪嶽繼續說道,“子卓,你擅長理財練兵,都是一等一的本事,未來國家要仰仗於你,好好做,不要讓老夫失望。”
張超這時候再也坐不住了,連忙起身致謝,隻聽倪嶽笑著說道,“不誇你了,免得你驕傲自滿。這一次招你入京,除了獎勵功臣之外,老夫以為蕩倭營規模太大,提議拆分,老夫想聽一聽你的看法。”
張超立刻表示讚同,“學生也有此感,所以去年不得不與陳遊擊分開治事,這實在有違朝廷的製度。隻是蕩倭營新設,頗有朝氣,又戰績不俗,朝廷想增設官員,最好挑選一些有上進心的官員。”
倪嶽聽到這裏,見張超毫無推脫,毫無私心,就顯得更加高興,又一次感慨道,“你確實做的不錯,不論是製器,還是治軍,你都是一等一的。”
提到了製器,倪嶽有些無奈的說道,“隻是你鑄造的那些大將軍炮還是太貴了些,朝廷裝備不起呀!”
張超攤開手,有些無奈的說道,“一門大炮,動輒上千斤精鐵,而且鑄炮甚難,十門能有一兩門堪用就不錯了。
學生在蕩倭營最大的花銷就是這些大炮,也許說出去閣部不會相信,學生在蕩倭營三年,一文未取,所得都化成了大炮巨艦,這才有琉球大捷。”
聽張超這麼說話,倪嶽是哭笑不得。兩人事實上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倪嶽嫌貴,張超則說貴的有價值,而且表明我付出太多,別想著再坑我一把。
倪嶽對於商人這一套當然不怎麼樣,所以聊了幾句,隻得無奈的搖搖頭。既然歪題了,所以倪嶽又掰了回來,“你對蕩倭營分拆,若有什麼意見,可寫一個條陳給內閣。”
張超點點頭,示意明白了,倪嶽接著說道,“劉大夏拚了老命,都累得吐了血,才把運河修通了,今年朝廷應該不會那麼捉襟見肘。所以朝廷決議今年鑄造一些大炮,以守衛邊防。”
張超聽完,點頭表示同意,既然手裏有了錢,又見到了大炮的威力,鑄炮是必然之舉,隻是九邊那群烏龜大炮造的再多,是不是真有用,還真說不準。
“蕩倭營槍炮廠的工匠隨時可以調撥北方,隻是學生造炮用的是蘇鋼,北地鋼鐵是否合用,學生卻說不準。”
倪嶽聽張超說起了技術問題,也有些頭大,他不太聽得懂,所以擺了擺手,“過幾日,內閣會請兵部工部一起商議此事,你也到會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