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進京之前(1 / 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太保,南京工部右侍郎張超遷為兵部左侍郎,欽此!”

宣召的太監和顏悅色的宣讀了聖旨,然後開始恭喜張超。張超行禮之後,十分嚴肅的接過了聖旨,從現在開始,張超又重新進入了大明王朝的核心層,成為兵部左侍郎。

這一天是弘治十八年十月二十六,就在四個月前,大明天子弘治皇帝駕崩,剛滿十五歲的皇太子繼位,作為天子的潛邸大臣,張超很快就被宣召入京,但是被直接提拔為兵部左侍郎,也是因為剛剛發生的戰事。

長達七年沒有擾邊的韃靼小王子部突然襲擊了宣府,宣府副總兵王六率兵三千出擊,被數萬韃子圍攻,戰死沙場,這是土木之變以來,大明最大的戰場失敗。更加讓人揪心的是,戰敗的是明軍蕩倭營出身的大將王六。

消息傳來,舉朝震驚,誰也沒有想到,弘治十一年被王越擊潰的韃靼小王子竟然又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消息傳到京師,內閣首輔劉健捶足頓胸,悔不聽王越之言呀!

此時倪嶽已經病故四年,謝遷終於入閣,劉公斷,李公謀,謝公尤侃侃,劉李謝這一黃金內閣終於成型。

弘治十二年,王越病故,張超因病請求辭職,不準,改為南京工部右侍郎,在這個右侍郎的任上,張超足足幹了六年,也就是說被冷凍了六年。

利用這段空閑時間,張超完成了著名的數學中級和數學高級,開創了微積分,並且寫出了自然現象的數學原理,用數學的方法來解釋自然現象,科學誕生了。

同樣是利用這段空閑時間,待在南京的張超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理工科人才,這些人充斥在各家工場和濟世學院之中,不斷的探索著大自然。

還是這段時間,隨著張超的去職,那些通過廝殺提拔的蕩倭營的上升路徑被終止了,將士們有的成為九邊將門的家將,有的回到張超身邊,有的遠赴天南,開拓四方。隻有丁懷德待在河套,苦苦掙紮,保住了王越等人辛苦開拓的河套地區。

與北方的蕩倭營名存實亡相比,在南方,發配琉球的汪直還有張超的家將張家英等人帶著一部分蕩倭營將士化整為零,不斷的向南開拓,實力也不斷擴張,來自於明朝的殖民者們此時已經控製了馬六甲海峽,並且在呂宋島發現了大量的銅礦。

這六年是大明的黃金時期,隨著來自佐渡島的黃金白銀不斷的流入大明,大明進入了鼎盛時期,弘治盛世的光芒照耀四方。

這同樣是東西方開始交往的時期,來自於葡萄牙西班牙的船隊已經開到了印度,與下西洋的大明船隊有了接觸。

但是光芒之下,必有陰影。這同樣是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時代,大量掠奪的金銀充斥著大明,刺激著工商業的飛速發展,但是還有很多無處可去的金銀,也刺激了越來越嚴重的土地兼並。

為了生存,無數老百姓變賣家產,遠離家鄉開始出海探險,或者成為大農場的農民,或者成為大工場的工匠。

在南方,隨著濟世錢莊的飛速發展,大量資本進入工商業,刺激了絲綢業,棉紡織業,造船業,鋼鐵業,陶瓷業的飛速發展,來自大明的大量物產遠銷日本東南亞,西洋,直至歐洲。

而巨大的收益同樣也刺激著工商業的飛速發展,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業,新興的資產階級在一個叫做經濟合作社的整合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以商助學活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很有經濟頭腦的士大夫。

通過對於南宋永康學派和永嘉學派的研究和運河談,已故首輔丘濬的大學衍義補等的研究,一種全新的財富觀誕生了,因應時代的發展,張超在弘治十六年出版了國富論,提出了一係列自己治國的理念。

張超以自己的運河談為基礎,闡述了他對於國家的經濟,外交,內政,國防,教育各個領域的觀點,這事實上就是一本他心中如何改革大明的規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