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是四川人,相比於張超父子,這位是真正的天才,他竟然十二歲第一次科舉就中了舉人,然後他爹楊春牽著他出了四川,來到了京師。
當年會試前,楊春的那些同鄉還納了悶了,怎麼楊兄帶著兒子一起考試。當然北京是藏龍臥虎之地,楊廷和第一次會試理所當然的失敗了。
但是楊廷和十二歲參加會試也讓他名聞天下,所以順理成章的作為神童留在了國子監,然後楊廷和就娶了老師的女兒,在十八歲成為進士,然後是翰林,左春坊大學士,到現在楊廷和不到五十歲,已經等著入閣了,要不是焦芳突然插了一腿,也許他已經入閣了。
張超與楊廷和年歲相仿,但是他做了多少事情,東番,日本,固原,宣大跑了一大圈,這才有今天的地位,但是楊廷和隻是在翰林院喝喝茶,也這麼快升上來,不是沒有理由的,除了文章寫得好這個先決條件外,楊廷和的情商很高,與朝中大佬們關係很好,更重要的是,他是正德皇帝最信任的老師。
所以麵對楊廷和的固請,正德皇帝當然很給麵子,劉瑾剛剛招惹了翰林院,心裏有鬼,所以也屁顛屁顛的跑來聽講。
老楊的水平不是蓋得,剛一開頭說的天花亂墜,正德也覺得不錯,但是他不是那種耐得住的人,所以聽講了一會,看起來正德一切正常,但就是心不在焉,神飛九天之外。
見狀楊廷和也很是無奈,隻好咳嗽了兩聲,正德這才收心,然後楊廷和就開始了主題,他說起了東漢的曆史,眾所周知,東漢時期外戚,宦官還有世家豪強輪番執政,鬥得不亦樂乎。但是這個時代的觀點就是諸葛亮總結的親小人,遠賢臣,渾然不顧及當時的社會現狀。
劉瑾也不傻呀,他這麼一聽,就明白楊廷和指著和尚罵禿驢,剛剛收拾了一頭羊,另一頭羊又跑出來作怪了,所以劉瑾牙齒緊咬,心裏恨得要死。
楊廷和這番講課,正德當然聽明白了,他笑著掃了一眼劉瑾漲紅的臉,卻很不以為然。有的東西隻有真正體會了才有感覺,比如正德此時就很明白當年東漢的幼主長大了為什麼要用宦官,都是被逼的呀。
那些外戚一個個如狼似虎,世家大族都是幾代權貴,盤根錯節,要是這些幼主不用宦官,肯定要被他們欺負死,質帝之死就是明證。
他執政初期雖然沒有外戚,但是劉健李東陽謝遷哪一個不是門生遍地,盤根錯節,不讓劉瑾折騰一番,他這個皇帝怎麼可能坐得穩。
所以正德聽完之後,對著劉瑾說道,“楊劉兩位先生也真是的,說那麼多沒用的幹嘛!”劉瑾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這是兩位先生對奴婢不滿呀!”
正德笑著說道,“要不是有你老劉,朕也玩不好,沒事的,老劉你好好幹,朕信你!”
劉瑾權勢熏天,沒過幾天,他讓焦芳擬定了一份提拔詔書,楊廷和劉忠很光榮的被升任南京吏部左右侍郎。
劉忠人如其名,有些忠厚,他就對楊廷和說:“你看看,皇帝膩味我們了,也得罪劉公公了,這是讓我們養老去了。”
楊廷和說:“這是明升暗降呀,我們還說不出來。”
劉忠說:“我們要不要走前去看望看望劉公公。別的官員離京都去和劉公公辭行。”
楊廷和說:“他這麼對待我們,我們還向他辭行?別人會說我們是劉瑾一黨,排斥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