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張家產業(1 / 2)

“張秀才舍身種痘,小娘子斷發明誌!”

在北京的張超這一日突然間念起了這兩句話,想必未來成書的三言二拍應該有這麼一段,張超不由得搖搖頭,真是造化弄人呀!

在確認了老三明海的能力足夠繼承事業之後,張超就果斷的廢黜了老大明威。眼睜睜的看著他在興王府發黴,即使興王有未來,但是那個時候的形勢恐怕又不同於前世了,張超絕不會讓老大有翻身的任何可能,這事實上也是他的一片愛子之心,折騰越多明威的未來越危險。

張超愛看史書,他非常清楚曆史上的君王之所以會出現奪位之爭,跟主君的優柔寡斷有很大的關係,主君或是因為愛子之心,或是因為夫妻感情,或是因為虛無縹緲的嫡庶認知,所以都拖延了時間,逼得合適的繼承者鋌而走險,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繼承權力,所以他必須吸取其中的教訓。

張超也不年輕了,他已經四十六歲,在古代的生存條件下,他什麼時候歸西,誰也說不準,他不得不預先籌劃一二。

到了今天,張超表麵的財富就是大明數一數二的濟世錢莊,還有花錢如流水的濟世學院和希望學堂需要養著,所以在大明的士紳眼中,張超本應該更豪富,但是他不知所謂的花費太多,所以也就那麼回事了。因為張超的生活顯得很節儉,很多幾代傳承的家族根本瞧不上張家,認為張氏不夠檔次,頂多隻是二流家族。

但是事實上張超以及他控製下的產業已經太龐大了。借助於濟世錢莊的財力,張超以控股,參股的名義瘋狂擴張,憑借著新技術的推廣,控製了紡織,絲綢,鋼鐵,造船,製藥,機械等眾多新興產業,圍繞在張家周圍的新興工場有幾百上千家,而控製的雇工農民更是幾達數十萬人,經濟處此時就是淮河以南無數商人眼中的無冕之王,一舉一動都有莫大的影響力。

與國內產業顯得不顯山露水完全不同,張超將龐大的人力物力用於海外殖民,從北麵的鯨海到印度所在的西洋,張家的船隊遍布已知的海域,甚至已經與葡萄牙的殖民者結上了頭,而第一批最勇敢的水手正沿著葡萄牙的足跡向歐洲行駛。

在張超和汪直父女的主持下,張氏控製的勢力已經占據了琉球,馬六甲等關鍵島嶼,同時在呂宋馬來亞日本爪哇等地擁有龐大的勢力。

按照張超的計算,他的直屬力量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動員起五百多條海船,一次運輸幾萬人投入作戰,而如果加上附庸勢力,這個力量將增加幾倍。

從某種意義上說,張超已經成為大明的海賊王,更恐怖的是,這個海賊王還控製著龐大的生產力,可以自己製造槍炮船隻,可以自己訓練軍隊,可以自己提供糧草物資。

某種意義上,張超已經有了立國的實力,而現在他更是成為大明王朝的權臣,他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大明朝龐大的人力推向海外,無數奴隸販子的發達背後就是張超龐大而旺盛的需求。

對於這麼一個巨大的勢力,士大夫集團是麻痹的,誰讓他們沒有將眼睛投向海外,或者說隻投向了日本的黃金,而不知道東番占城呂宋爪哇等地的農場礦山埋藏著多少財富,更是不可能知道海洋貿易可以帶來遠超想象的財富。

而能夠把眼睛看向海外的福建廣東江浙的商人早就與張超抱成了一團,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利益集團,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一個新的利益集團,所以它絕容不下一個平庸而守舊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