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秦趙高(1 / 2)

太皇太後張氏被幾個太監撩撥的相當惱火,但是她又有些無可奈何。她同意張超弄出國士院,根源是出自對權臣的不信任,她也似乎達到了目標。這一年來軍機房治理天下做的非常好,上下稱讚的多,反對的少,甚至於張超弄得科舉改革,她好幾個晚輩都光明正大被推薦為官,並沒有被禦史彈劾。

但是有一點,張氏十分不滿,那就是軍機房抱成了一團,完全脫離了控製,甚至於五個文官集體替何聰張永說話,讓她更換司禮監兩個大太監的計劃破產。

本來按照宮中的規矩,一旦出現皇權更替,原來得寵的太監就應該讓出位置給新人。

張氏在正德在位期間,雖然貴為太後,可是並沒有太大的權力,所以她身邊的大小太監也沒有多少油水,現在太後掌權了,這些人就攛掇著張氏在宮廷大動幹戈。

原來正德寵信的太監魏彬張雄等人被張氏聯合外廷清洗的一幹二淨,但是等輪到何聰張永這兩隻老虎時,張超等人竟然又變了一副腔調,找了一個借口,硬生生給攔住了。

這兩個司禮監太監見得不到張氏的歡喜,索性與外廷抱成一團,名聲竟然直逼懷恩,這樣一來張氏投鼠忌器,愣是沒有辦法。

而司禮監排名第一第二的太監投向文臣,張氏理所當然的失去了對朝政的發言權,甚至於廠衛也失去了控製,這樣一來張氏這個太皇太後就十分的不安。

所以她更加倚重於身邊的太監,對這些太監的一些不法行為聽之任之,而這些窮太監一旦缺乏約束,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來了。

到了此時,國士院帶頭炮轟太監亂政,張氏清楚這就是朝她來的,但是她又沒有多少底氣,所以隻能發火,“哀家讓你們收斂一些,別胡作非為,現在國士院說你們不對,張少師豈能再容下爾等?”

張氏身邊最受她寵信,最得她心意的太監姓秦,秦太監撲通跪倒在地,“太皇太後,奴婢們冤枉呀!”

秦太監很聰明,他知道張氏對軍機房有所不滿,倒不是說張氏有心朝政,而是軍機房理論上應該把票擬交給張氏過目才能用印。

可是軍機房卻借口正德朝的慣例,完全是另外一個做法。

對於重大事務比如高級官員的任命和重大的財政支出等,軍機房就根本不與張氏通氣,更不要說問問張氏的意見,都是票擬後,先報告國士院,這時再送給張氏。這一點張氏雖然能力缺陷,也是認可的,而且她也相信有國士院的牽製,軍機房不會亂來,可就是不舒服。

而對於日常事務,都是軍機房會同六部商討後決定,以廷議的名義得出結論,然後票擬直接由何聰用印,再五日一報張氏,軍機房的說法是這是正德時期形成的慣例。

可是這樣一來,張氏就完全被架空了,根本沒有對朝政的話語權,所以不僅張氏不滿,她身邊的太監更是不滿意。

所以秦太監的狡辯就是他們也是按照正德朝的慣例來辦,並沒有沒法亂禁,反而因為懲處了一些為非作歹的前朝太監,要說起來他們是有所收斂的。文臣們不是一天到晚說遵守先帝朝慣例嗎,他們根本沒有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