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晚輩黃啟拜見大宗伯。”
黃啟首先行禮,喬宇當然認識張超這個女婿,他哈哈一笑,“賢侄免禮,老夫已然致仕,你可以稱呼老夫一聲伯父,想必老夫還當得起。”
喬宇看到黃啟不覺有些感歎,本朝有幾大奇,其中一奇就是張超子女的婚事。張超四子一女除了長子以外都沒有找權貴的子女,更奇葩的是,張超的獨女的夫婿竟然是眼前這一位黃啟。
黃啟連秀才都沒有考中,除了黃家與張家的淵源之外,無論哪一點都看不出來有值得張超看重的地方,所以當年張超許婚之際,整個南京的士紳子弟都失望不已。
可是喬宇後來也看明白了這也許就是張超的愛女之心吧,黃啟與那些官宦子弟不同,這個孩子沉迷於算術和張超弄出來的科學,甚至於為此不樂意參加科舉,又沒有什麼不良嗜好,這樣的孩子正好適合與張超那個出格的女兒共度一生。
事實也確實如此,黃啟與明台婚後感情相當不錯,而到了現在,黃啟就待在濟世學院研究著他感興趣的蒸汽機,生活無比充實滿意。
“推動此船的應該就是令嶽所說的蒸汽機吧。”
黃啟聽喬宇這麼一問,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高官對於蒸汽機感興趣,而不是當做奇淫技巧鄙視一番,當然欣喜不已。“伯父所言甚是,船運動的動力正是蒸汽機所供。”
喬宇見黃啟喜上眉梢,就十分奇怪的問道,“隻是此船跑起來十分緩慢,又有何用?”
黃啟笑著說話,“伯父,這蒸汽機現在馬力尚小,但濟世學院正在全力改進,等有朝一日,馬力提高十倍、百倍,那到時候有蒸汽機提供動力,走海路從南京到天津也許隻需幾日之功,而不用擔心受到風速風向的影響。”
喬宇雖然不是很相信黃啟所說,但是他還是被黃啟的熱情所感染,不由得點點頭,“何為馬力?”
黃啟又開始給喬宇普及科學知識了,“馬力者,一馬之力也,濟世學院現在已經製造出可以提供幾匹甚至十幾匹馬力氣的蒸汽機,可以用來紡紗織布,但是還是太過笨重,馬力不夠,用在船上還需要一些時日。”
喬宇聽說蒸汽機竟然可以使用,不由得十分好奇,“賢侄可否帶老夫去看一看蒸汽機是如何紡紗織布的?”
“當然,您老請。”
於是喬宇就來到了一個蒸汽機作為動力的紡紗廠,喬宇在南京多年,當然見過水力紡紗廠,但是當他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近代工廠時,不由得瞠目結舌。
有了蒸汽機,再也不需要到處找河流建廠。將這最後一個限製紡織業大發展的條件消除後,紡紗廠就可以四處開花,如此一來,一年可以紡多少紗,織多少布呀。
隻是如此一來,江南男耕女織的社會肯定會被這樣一台蒸汽機所擊敗,那到時候又該有多少人衣食無屬。
想到這裏,喬宇不由得抓住了黃啟的肩膀,“賢侄,南直隸這樣的工廠有多少?”
黃啟不明所以,他抓了抓腦袋,“現在最起碼有幾十家吧,估計明後年會有幾百上千家。這樣一座工廠雖然投資甚多,但獲利匪淺,三四年就可以回本,所以現在建廠之人甚多。”
喬宇聽完,無力的鬆開了手,怪不得老師說天下已經大變,由小見大,有了蒸汽機這樣的利器,那天下的士紳為了逐利當然會不斷建設工廠,到時候大明的社會基礎必然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