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讓下屬成為你來來的貴人(2)(1 / 3)

蔣介石不僅熟記部屬的名號、生辰、籍貫,而且連其父母的生日也記得很準,往往在他提起某將父母的生日時,使該將受寵若驚,十分激動。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官雷萬霆調任他職時,蔣介石召見了他,蔣介石說:“令堂大人比我小兩歲,快過甲子華誕了吧?”雷萬霆一聽,眼淚都快出來了,顫抖著說:“總統日理萬機,還記著家母生日!”

蔣介石說:“你放心去吧!到時我會去看望她老人家,為她老人家添福增壽。”

雷萬霆自然死心塌地就成了蔣的“依靠”。

蔣介石的得力幹將杜聿明在徐州為蔣介石打仗賣命時,蔣介石從小本子上查到了杜母的生日,他立即命令劉峙在徐州舉行儀式,同時又令蔣經國親赴上海,送去了10萬金圓券的壽禮,並且在上海舉行隆重的儀式。這個消息傳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驚,因為陳誠因病去台灣療養,蔣介石才批5萬!

蔣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無非是視其為戰爭取勝的依靠,讓杜為他拚命死戰而已。

蔣介石對部屬很能區別對待,愛官的給官,愛錢的給錢,愛地盤的給地盤。像陳布雷這樣不愛官、不愛錢的舊知識分子,他又區別對待,在陳布雷50歲生日時,為陳書寫“寧靜致遠,淡泊明誌”八個大字,並附書:“戰時無以祝壽,特書聯語以贈,略表愛慕之意也。”

蔣介石這一招起到很好的效果。“寧靜致遠,淡泊明誌”八字出自諸葛孔明的名言,陳布雷接到蔣介石親書的這八個字,感慨萬千。他常說:“蔣先生給我這八個字,使我特別感奮!淡泊為立身之本,寧靜為處世之要,淡泊則與世無爭,寧靜則堅忍不拔,和我平日自勉正直平凡相表裏。能守正,則不致為環境所左右,他物所引誘,自然寧靜;甘平凡,則透徹了解本身之能力誌趣以謀對國家社會作適當的貢獻。”

平平淡淡的八個字,使陳布雷認為蔣介石對他“知其最深”。

陳布雷兢兢業業為蔣效力,在蔣家王朝日落西山時,陳布雷以自殺表示了他對蔣的忠誠。

即使在遺書中陳布雷還說:“布雷追隨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應承擔,以期五負教誨。我心純潔質直,除忠於我公之外,毫無其他私心。”

蔣介石十分重視網羅社會名流,他讚成劉備三顧茅廬得孔明。

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的親信黃郛向蔣推薦了楊永泰,黃對蔣介石說:“海內有奇才楊暢卿先生,胸羅經綸,足以佐治,凡吾所能者,暢卿無不能;暢卿所能者,有時我還不及,國家大計,望公商之。”

蔣介石立即約見楊永泰,二人縱談國內外形勢,分析統一的謀略,楊洋洋萬言,深得蔣的讚許;蔣則以為遇到了天下奇才,心中暗喜。

蔣請楊作為自己的智囊,楊再三推辭,蔣效法劉玄德三顧茅廬,才請出楊永泰。

楊永泰出任蔣幕僚長,蔣以賓師之禮待之,事無巨細,都與楊相商,言聽計從,二人常常徹夜長談,如晉桓公遇管仲一樣,如魚得水。楊永泰得蔣知遇,十分感激,死心塌地為蔣出謀劃策。

楊永泰的大紅大紫,引起陳立夫的強烈不滿,陳立夫的“中統”勾結“軍統”將楊槍殺於武漢。

楊永泰臨死之時,左右問其遺囑,楊永泰說:“吾早知必有今日,身已許國,為國而死,去複何恨?所可惜者,有誌未遂。國禍方長耳。”

就這樣,蔣介石籠絡了眾多的下屬作為他的依靠,也成為他發家的重要原因。

激勵下屬是企業成功的法寶

企業無論大小,管理者都必須依靠下屬來共創江山,如何讓下屬甘心為企業服務,如何讓下屬成為企業的貴人是每個管理者必須考慮的,其中激勵下屬是企業成功的一大法寶。

著名企業家、管理大師艾柯卡曾經說過:“一個經理人能夠有效地激勵他人,便是很大的成績,要使一個單位有活力有生氣,激勵就是一切。你也許可以幹兩個人的活,可你成為不了兩個人,你必須全力以赴,去激勵另一個人,也讓他激勵手下的人。”

艾柯卡的這段話的確道出了管理工作的本質所在。正如我們在前麵所說的,你一個人可以取得一些局部的小的勝利,但你要取得最後的全局的勝利,這絕對不是你一個人單槍匹馬所能完成的。所以,你懂得怎樣用有效的態度和悅人心意的手法去激勵別人,這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下麵這些方法能夠使你達到激勵別人的目的:

充分肯定下屬的出色工作。如果你的下屬們完成的工作質量非常出色,而身為管理者的你卻從來不去注意,他們很快就會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如此地賣力工作,畢竟這項工作完成得一般還是出色與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十分密切,於是,下屬們的工作質量就會慢慢地下降。更重要的是,你的下屬們會認為是你將他們的工作成果全部據為已有,你成了一個“摘桃子”者。這時,你的下屬心裏會想,你始終不提我們工作出色,還怎麼可能會向上司反映我們的成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