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米卡看來這些舉動的效果,遠抵不上好好領導大家踏實工作,著力去提高產量提高效益;但他初來乍到,想要獲得中層管理人員的真心接納,這些舉動也無可厚非。
雖然,第一次請客吃飯就要用員工活動公款,讓米卡為難,但畢竟其他分公司都有類似情況,她也沒有多想。
隻是因為認為公交車更方便,無意間拒絕了搭他的車上下班好意;之後又因為員工活動費用不足,在活動當天申請征用他的座駕;
不知道是因為這些舉動讓他覺得米卡是在拒絕了他的示好,還是後麵零零總總的其它一些事情,這位李總,顯然把米卡劃到非他族類的隊列中了。
不過,幸好米卡這個崗位屬於交叉管理人員,它的設置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公司人事部在各個分公司安插的窗口,有一部分監督檢查的作用。
所以,李總雖然對她的工作漸漸的已經是暗暗的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但也許是怕她說什麼不該說什麼的,這些舉動還沒有拿到明麵上來。
如果是因為前期相處中產生的誤會,米卡也許會盡量與他溝通,消除隔閡,以便之後更好的合作。
但是和他接觸的時間久了,米卡慢慢就明白了,這位領導在管理上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為信條;在工作上,以和稀泥似為標準來處理問題。
交接後一個多月時間裏,李總就和某些部門的負責人混的非常熟,和分公司內叫得上號的中層都稱兄道弟,工作進展的也算是順利、平靜。
但這種順利、平靜,是以犧牲原則、混淆規則為代價的。
也許是為了能夠平穩交接,盡快獲得米卡這一層中層管理人員的接納和信任,有些中層人員的周報和月報就在他的默許下免掉了。
中層們的周報月報雖然是公司規定的,但隻遞交給分公司總經理,並不入檔,所以這麼久了,集團公司應該也沒有人知道。
因為這項工作並不經過米卡的程序,所以她也不便去和任何上級去講,至於她自己,周報月報依然以前的按照程序,按時遞交並抄送集團人事部。
看似是一個小小的事情,但是一個領導的管理風格其實就決定了他治下各層人員的管理傾向。
於是,與他關係比較好的物料負責人和車隊負責人,所負責兩個部門的工作,許多應交的報表和履行的手續漸漸的也會被省略了一些,或者隻是做了表麵功夫,關聯部門的普通員工私下裏抱怨,卻無人敢說。
例如倉儲的主管,他就比較倒黴,倉儲屬於分公司全權管理,管理體製相對細致、繁瑣且均有財務監督,手續和環節都是固定的,物料楊主任在程序履行上的省略,就讓他的工作出現了難度。
兩個人多次的出現分歧,最後發展到爭論吵架,沒辦法找到李總解決,誰知道李總一味的偏向物料部門,完全不理會是楊主任不按公司規矩辦事造成他人工作上的困難,氣的倉儲部的周主任,現在還在消極抵抗中。
盡管倉儲的周主任和米卡都會在對公司工作彙報中零星的提到一些類似的情況,但畢竟現在並沒有出現重大失誤,所以如無意外,米卡還在他的手下工作很久。
米卡自己本職工作,目前所能涉及到的已經做到駕輕就熟,可畢竟作為分公司,人事工作任務和權限都有限,集團公司人事部暫時不會有空餘的職位,即使聞健沒有得到明確的任何,但畢竟尚沒有失誤,況且還有張部長保駕護航,應該也沒有被更換的可能。
因此,工作的不開心,職業通道上又看不到希望的米卡,近一段時間腦袋裏一直浮現著一個念頭。
那就是,過年之後,她是不是應該試著換一下工作試試看呢?
畢竟自己在人力資源管理這個領域起步本就比別人要晚三年,如果再不比別人的步伐快一些,恐怕遲早要被遠遠的甩在後麵。
變換跑道宜早不宜遲,她盤算著,雖然目前的工作會很穩定,但自己千裏迢迢來到C城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職業轉向嘛,既然現在出現了停滯,那麼雖然會有些風險,但也確實值得試一試。
想了一路,終於在下車前打定了了主意,米卡下了公交車之後,飯也沒有吃就快步趕回到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