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秋月圓之夜和中國有十二個小時的時差,在爸爸媽媽對著一輪圓月感慨萬千了將近十二個小時之後,孩子們才開始忙著慶祝他們來到美國後的第一個中秋節。
大約下午五點鍾,辰辰、羽悠、文瑾、義廷還帶了他學中文的小夥伴傑夫一起站在了詹妮弗老師家的門口。
和學校的其他老師一樣,詹妮弗老師的家也在校園裏,而且就住在伍德·賽德樓女生宿舍樓一層的西翼,兩周前,她就給學校所有的華裔學生寫了郵件,邀請他們在中秋節這一天帶上朋友來家裏吃飯,一起慶祝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孩子們發現他們並不是今天的第一波,邵雲澤媽媽,比他們到的還要早,已經在幫張老師一家準備飯菜了。因為是中秋節,詹妮弗老師在麻州一所大學任教的丈夫王先生也抽空趕了回來。
一進門,辰辰就把媽媽寄過來的幾盒月餅放在餐廳的桌子上,說:“這是我媽從廈門寄過來的月餅,有三盒港式的,兩盒蘇式的”。
詹妮弗老師見同學們非常高興,馬上招呼他們進屋喝飲料,吃零食,又對辰辰說:“你媽想得可真周到。前幾天,我和雲澤媽媽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去中國超市,才買到了兩盒月餅。你媽媽從國內寄過來的月餅,不用說,肯定是正宗的!我和我先生也有兩三年沒回國了,正想吃這一口呢。”
詹妮弗老師家不算太大,兩個朝北的臥室和一個朝南的書房,客廳和餐廳十分寬大,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客人也不顯擁擠。
同學們可不是光來吃吃喝喝的,他們各自也都帶來了一些食材,還有臨出國前剛剛惡補過的做飯技能。
辰辰宣布要炒一道西紅柿雞蛋,羽悠和文瑾準備做桂花蜜汁糯米藕和蓑衣黃瓜,三人洗菜的洗菜,泡糯米的,打蛋的也各司其職,馬上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陳義廷什麼也不會,隻能去打下手,王先生手把手教他做紅燒肉、白灼蝦,傑夫在做中餐方麵更是小白,詹妮弗老師在一旁耐心地教他切土豆絲。
雲澤媽媽正在麻利地收拾著一條鮮活的石斑魚。
灶台上,大砂鍋裏麵的紅燒肉快要熟了,傑夫被鍋裏的香味吸引過來,好奇地圍在爐灶前,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是什麼樣的菜肴竟然能冒出如此誘人的香氣。
王先生關了火,揭開鍋蓋,整個廚房立刻彌漫著紅燒肉特有的濃鬱甜香。隻見油汪汪的紅燒肉一塊一塊整齊碼放在砂鍋底部,棗紅色的肉皮上泛著紅亮的光澤,周圍還有一些蘑菇、冬筍之類的配菜,傑夫不禁咽了一下口水。
王先生從砂鍋裏夾出一塊,放在白瓷碗裏,遞給他說:“傑夫,你先來品嚐一下吧。”
傑夫聞了一下碗中紅燒肉撲鼻的香氣,臉上帶著迷醉表情,可是,再看看正在幹活的同學們,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忙擺手道:“不不,一會兒,一起吃。”
王先生又用勺子舀了些色澤誘人的濃稠的湯汁澆在上麵,說:“在中國,家裏的菜出鍋前,都要請人先品嚐一下才能上桌,來,別客氣。” 說著還遞給他一副刀叉。
傑夫早就迫不及待了,他用叉子叉住肥瘦相間的多汁肉塊,拿刀子切下一塊放入口中,立時,已經被煨得酥糯的紅燒肉的味道溢滿了他的唇齒,傑夫輕輕嚼了幾下肉塊,調料已經和肉融合得恰到好處,肉質鬆軟酥香,又帶著些許彈牙的韌勁,吃起來有種大快朵頤的滿足感。
傑夫從來沒有品嚐過正宗的中餐,他不可思議地睜大了眼睛,一邊細細咀嚼,一邊似乎在研究思考,然後,很鄭重地將碗裏的紅燒肉全部吃完,又把碗底的湯汁喝得一滴不剩,才心滿意足地點點頭說:“太好吃了,和我曾經吃過的中餐館完全不一樣。今天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我感覺之前的十四年都白白度過了。”
眾人聽他說得有趣,再看看他手裏比洗過還幹淨的白瓷碗,不禁笑了起來。
這時候,高年級的同學們也陸續來了,身後還跟著幾個香港和台灣的同學。為了突出今天的節日氣氛,大衛和奧利弗兩位學長還特意穿上了唐裝。
義廷見了馬上推了推身邊的傑夫,又指著詹妮弗老師家牆上,不知從哪個春節廟會上淘換來的老式年畫,打趣道:“嘿,你看看,他倆是不是跟年畫上的胖小子一摸一樣?整個兩個招財童子。”
傑夫抬頭一眼看見了奧利弗,本來就帥氣逼人的他,身穿奪目的紅色唐裝更顯得唇紅齒白,墨發飄逸,肌膚比女孩還要瑩潤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