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曾有一位男士發帖求助。他說,他在一次旅行的途中,遇見了一位溫柔而又美麗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深深墜入了愛河。可在交往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男士卻發現女朋友有一個令他無法忍受的毛病。這個漂亮的女孩兒,個性十分開朗,也無其他不良嗜好,隻是特別喜愛和人說“八卦”。有時候和人聊到興頭上,就連自家的隱私都會全數說給別人聽。現在,這位男士正在猶豫究竟要不要向女友求婚,他十分擔心,結婚以後女友會不會連他每天穿什麼顏色的內褲,都要向世界宣告。
這位男士的擔心完全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許多“超級八卦女”,不但恨不得將別人的隱私向全世界宣告,就連自家的閨房諸事,也絕不放過。她們每聽到一個秘密,就會興高采烈地將其到處宣揚,在她們的心中,世間不應有任何秘密。秘密的價值,就是拿來娛樂大家,愉悅自己。
然而,若是我們仔細想想便會發現,身邊這些“嘴碎”的女人,不但氣質普通,毫無亮點,在她們身邊,甚至不存在多少真正的朋友。隻因這樣的女人,雖然極度渴望友誼,可由於她們並不能很好地保守秘密,因此也並沒有多少人敢與她們真正深入交往。
“嘴碎”的女人,盡管熱愛搜集信息,卻終年隻在他人的隱私上下盡功夫,反而耽誤了自己修身養性的時間。古人曾言,“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當將“八卦”傳播得世界皆知時,女人的心必定無法平靜。雜亂無章的思緒,漫天飛揚的“八卦”,注定令這樣的女子無法擁有一份令人舒心的氣質。
過分熱愛“八卦”,也屬於控製力差的一種。人們通常以為,在北大校園裏的女生,必定個個都埋頭苦學,智慧知性。可大家忘記了,北大的女生也同樣是女人,她們中的許多人,也同樣存在著女人更易犯下的錯誤。
許多女人也許不知,“八卦”既可以維護女人的友誼,也可以毀掉女人親密的關係,其中的關鍵,隻在於度的把握。
廖妮和高炎霜自進入北大後,就一直住在同一個寢室裏。在同學們的眼中,兩人的關係好得就像一雙筷子一樣,無論走到哪裏,都形影不離。有時候,兩個人甚至會買來一模一樣的衣服,穿上一模一樣的鞋子,梳著一模一樣的發型,化上一模一樣的妝容,然後在校園中散步,不少人竟以為她們是一對異卵雙胞胎,同時考上了北大。
然而,就是這樣一對好姐妹,卻突然在大三那年翻了臉,並且再也沒有理會過彼此。原來,廖妮無論有什麼秘密,都會告訴高炎霜,起初,高炎霜在學校裏並沒有多少朋友,因此,當她覺得悶得慌時,也隻將這些秘密說給一些不認識的網友聽。
漸漸地,隨著高炎霜在校內的朋友越來越多,有時候她在聊天時,也會不知不覺將廖妮的秘密說給別人聽。盡管在一開始的時候,每次說完這些秘密,高炎霜都十分後悔。可時日久了,她發現廖妮對此並不知情,於是,當她再與其他人聊天時,膽子也漸漸開放了,“八卦”的尺度也越來越大。
直到有一天,廖妮回到寢室,陰沉著臉,一會兒,她站起來,使勁給了高炎霜一個耳光,嘴裏罵道:“我怎麼會瞎了眼,交上你這樣的朋友!你有什麼資格將我之前的戀愛經曆到處講給別人聽?嘴碎!”
原來,廖妮在剛進入北大時,曾經愛上過一個其他係的年輕教授,盡管教授後來拒絕了她的示愛,但廖妮仍然把這一次的無果之戀告訴了高炎霜,並要求她為自己保守秘密。然而,在“八卦女”的身上,又哪裏有什麼秘密可言呢。兩年之後,廖妮的這個秘密就被高炎霜傳得幾乎全班皆知,甚至連她新交的男朋友都知道了。很快,男友便以廖妮是個不檢點的女人為由,向她提出了分手,而班上的同學也時常以這件事來取笑於她,讓她非常難堪。
高炎霜絕對不是北大裏唯一的損友,像她一樣受著良好的高等教育,卻沒有學到良好社交規則的女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事實上,喜愛製造“八卦”的女人,大多也不會有著怎樣高雅的氣質,因為她們極其缺乏存在感,所以才需用宣泄秘密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然而,當她們越愛挖掘他人的“八卦”,越愛將這些“八卦”說給更多的人聽時,她的存在感也會越來越低。這樣的女人,即便再如何裝扮自己,人們都已不再關心她的氣質如何,而隻會在意,自她的嘴裏又會說出怎樣勁爆的“新聞”。
你有“不認可”的權利,卻無“不尊重”的資格
在北大,由於批判的自由主義觀念已深入人心,如果一個女生沒有在校園中說出幾句反對其他觀點的言論,那還真是一件奇怪的事。然而,當女人們充分享受自由言論帶來的快感時,卻應注意其自由之度,當言論過度自由時,往往不但會傷害到他人的情感,更會因此自損形象。
一次,曾著有《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一書的於丹,在北大一場昆曲演出結束後,正準備應主持人的邀請上台分享心得時,卻遭到台下的學生們齊聲喝倒彩,並在她剛開口說完一句話時,就被學生們轟下了舞台。
無論當時於丹做了怎樣不合時宜的事情,說了什麼不合時宜的話語,但是學生們以如此極端的方式表達觀念,卻缺失了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許多女生或許不知,當她們在台下跟著男生們一起起哄時,所有能讓女人變得更美的“涵養”“性情”“氣質”,都在此刻消失殆盡。
伏爾泰曾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誕生於18世紀的名言,至今依然值得眾多女人學習、銘記。我們必須了解,自由的底線,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
世上所有涵養極高的女人,即便是在麵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時,也不會肆意嘲笑謾罵對方,因為她們明白,這是一種不夠成熟、不夠理智的做法。因為,“不認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但沒有一個人,擁有對他人“不尊重”的資格。
相反,於丹在北大事件之後的表現反倒顯得很有修養。她在微博上對主辦方一再表示感謝,並對將她轟下台的學生們致以了由衷的歉意。無論於丹的做法是否過於商業化,也無論她這次是否刻意作秀,然而關於這一次與學生的對決,於丹的氣質與涵養顯然更勝一籌。
事實上,盡管我們都讀過伏爾泰的那句名言,可是許多女人依然不懂得,“捍衛對方的權利”,正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或許近幾年來,受到女權主義的影響,女人越來越懂得如何讓他人尊重自己,禮讓自己,爭取自己應得的社會地位和權益,卻漸漸忘記人際關係是相互的。當我們忘記尊重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漸漸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回擊我們。
曾有人說:“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女人,再美也沒有意義,因為她沒有值得欣賞的價值。”這句話或許略微偏激,但對於一些高傲並自以為是的女人來說,事實的確如此。
曾有一位女演員,在演紅了幾部電視劇後,便逐漸開始對劇組的工作人員指手畫腳,甚至幹涉導演的思路、攝像師的拍攝角度,進而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劇本。因為這個女演員實在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所以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不太喜歡她。不過由於女演員有著十分忠實的“粉絲”群體,為了劇組的利益,大家隻好一再忍氣吞聲,不去理會她的趾高氣揚。
後來,女演員傳出了婚變的消息,媒體的報道對她十分不利。於是,她隻得找到昔日的同事,請求他們幫忙在記者麵前說些好話,以此壓製那些負麵新聞。然而,幾乎沒有一位同事答應她的請求,許多人甚至將她從前的所作所為悄悄透露給來采訪的記者。就這樣,這位女演員花費數十年精心打造的完美形象,毀於一旦。更可悲的是,此時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導致她一敗塗地的究竟是何原因。
世間人多口雜,眾說紛紜,各種觀點橫空出世,要做到完全讚同每一個人,實在是難以做到。因此,“不認可”他人的觀點,於我們而言實在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不認可”雖是我們的權利,以此為借口不尊重他人,甚至奚落他人,當麵嘲諷對方,卻不是一位淑女應做的事情。
曹方羽身材高挑,美目白膚,在單位是數一數二的美女,即便走在大街上,也經常遇見不認識的男人搭訕。然而,曹方羽的心中早已認定了伴侶人選。她曾發誓,隻要沒有找到心之所向的男性,就絕不向現實妥協。
一天早上,曹方羽走進辦公室,在辦公桌上看見了一封貼著愛心的書信。書信上用帶著淡淡香味的墨水工整地寫著:致心愛的羽。曹方羽看了看信件的落款,居然是單位裏最不起眼的男人——小王。
看見這個落款,曹方羽在心中冷笑了一聲,這個要身高沒身高,要能力沒能力的小王,居然也有膽子來追求她,簡直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曹方羽決定,自己一定要當麵給小王一個教訓,好讓他以後不要再來糾纏自己。
午飯前,曹方羽來到小王的辦公桌前,拿出那封情書在他麵前晃了晃,問道:“這封信是你寫的嗎?”小王看著曹方羽手中的信,緊張地點點頭。這時,周圍的男同事們見此情景,都開始跟著起哄,大家似乎都在等著看一場好戲。
小王見狀站起身來,正準備說些什麼,卻沒想到,曹方羽忽然高高舉起了那封信,當著全辦公室的人將信撕成了碎片,然後一言不發離開了辦公室。她的這個舉動讓辦公室裏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小王窘迫地站在那裏,直到有人過來拍了拍他的肩,將他也拉出了辦公室。
令曹方羽沒有想到的是,從那以後,辦公室裏的所有男人,每次見到她,居然都像看到瘟神一樣遠遠躲開,就算有公事往來,大家也不過隻是冷冷地打聲招呼,再也沒有從前那般熱情了。
曹方羽或許沒有想到,正是由於她對小王的不尊重,引起了辦公室裏全體男同事的反感。長得漂亮的女孩,往往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以為“美麗”便是人生大道暢通無阻的通行證,隻要擁有美麗,無論自己說過什麼,做過什麼,都會得到異性的支持。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即他人之所以會幫助我們,並非因為我們容貌美麗或是氣質不凡,而是源於我們有值得幫助的價值。
保持內心寧靜的秘密
在北大,有一個著名的靜坐禪修班,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地希望修行的人前來報名,其中也包括不少本校的女生。許多女生坦言,自己參加這個禪修班,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靜坐,試著讓內心平靜下來。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女人若想保持內心平靜,似乎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曾有一個北大曆史係的女生,在畢業後,因為感情上出了一些問題,得了焦慮症。為了療傷,她帶上所有的錢,申請了澳大利亞的旅遊簽證,並一個人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旅居了兩個月。
然而,不知為何,寧靜的生活無法帶給她一顆寧靜的心。小鎮的風光雖然美麗,生活節奏雖然緩慢,但這個女生依然覺得每天都心煩意亂。她在這裏沒有找到自己生活的意義,隻得又回到了國內。
她想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卻始終沒有達成心願;她想要談一場完美的戀愛,卻總是不那麼如意。她希望自己能夠找尋奮鬥的意義,可對未來的焦慮,卻讓她一次又一次打消了這種念頭。
比起許多普通的女人來說,這個女生無疑是幸運的,她可以選擇許多人躊躇了多年,卻依然不敢麵對的生活方式,她沒有過大的經濟壓力,可以完全放心追尋具有更高意義的人生。可是,她依然迷茫,依然焦慮,依然讓亂七八糟的情緒將自己弄得心緒不寧。
曾有人認為,隻要滿足了內心的欲望,心自然就會變得平靜,當心平靜下來的時候,我們便能更加用心觀察這個世界,欣賞這個世界。因為萬物有靈,所以此時的我們,便能從心中孕育出一股靈動的氣韻,這是心靈對世間萬物的總結。
然而,這個觀點隻是說對了一半。寧靜的內心,自然能育出靈動氣韻,但我們內心的欲望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滿足的。換句話說,就算內心被欲望填滿,它們也必將在我們體內互相“廝殺”,攪得我們終日不得安寧。
曾有位著名主持人說過:“一個人的心裏發生戰爭時,別人看起來往往比平時更加安靜,仿佛是死寂了一般,而他心中卻是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兵荒馬亂。”隨著歲月的增長,女人內心的擔憂越來越多,需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孩子、老公、事業、雙親,似乎世間最重的擔子都會依次落在我們肩上。許多女人甚至被這些對未來的擔憂壓得喘不過氣,她們迷茫地問著自己:“我每天都有這麼多事要做,內心怎麼能夠平靜下來?”
是啊,我們每天都有無數的心要操,無數件事要忙。在這種狀態下,不要說培養靈動的氣韻,就連一顆能夠安靜片刻的心,看起來也無法得到。然而,曾有位北大才女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們每天都活在對未來的擔憂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好好享受今天。至此,我們每日都會被那看不見的‘未來’所纏繞、困擾,內心終日不得安寧。”
細細想來,這段話果真像極了我們的內心寫照。無論是戀愛,或是工作,抑或在婚姻中,女人總是將目光放得遠遠的,綢繆著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生活。就算是偶爾做下短期計劃,也差不多會想到一年以後的事情。但未來於我們而言,始終不確定。於是,我們中的許多人,每天無心做著當下的事,卻在不停為遙遠的未來擔心、憂慮,甚至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