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注意演講效果(2)(2 / 3)

這篇一分鍾即興演講,語言坦誠樸實,真實地向聽眾說出了,演講者自己此時的所感所想,將心比心,使聽眾的觀念與演講者在感情上進行了交流,取得了一致,真正做到了打動人心。

當然,對於不同的演講內容,使用語言應有所區別。若是進行文學講座,語言就應該文雅、活潑些。

一位教師在文學演講中,分析劉白羽的散文《長江三日》的藝術特點時說;

“……作者將鮮明的藝術形象,濃鬱真實的生活氣息,同旺盛健康的思想感情有機地結合起來,滲透全篇,使得感情的起伏變化,如長江奔流,時而波浪翻湧,時而風平浪靜;時而為長江的壯麗風姿擊掌讚歎,時而為劈波斬浪的鬥爭生活所陶醉;時而沉湎於漫漫歲月,時而遐想於燦爛的未來。正是這些情文並茂的描寫,使作者的感情與文章的主題思想得到高度升華。”

這段優美的文字,用於講授文字、藝術等偏重感性知識的內容,聽眾又是青年學生,是恰到好處的。

所以,運用打動人心演講術,必須與講話內容、對象相適應。正如射箭要看靶子,彈琴應看聽眾一樣,演講效果的好壞,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表現出來的,聽話對象就是語言環境的主體。演講者的語言,必須要適應不同對象的特點,才能打動人心。

詼諧效果

演講的詼諧效果,指演講者在演講中,利用各種手法逗得聽眾大笑,以活躍演講場麵的氣氛。

林肯在演講時,尤其擅長詼諧效果。有一次在演講中,他插入了這樣一個故事,逗得聽眾哈哈大笑,有的甚至從椅子上摔了下來。他是這樣講述的:

“有一個旅客,要想經過十分泥濘難行的伊利諾州的草原回到家裏去,中途忽然遇到了暴風雨。天黑如墨,大雨傾盆,好像天上的河堤決了口一樣;隆隆的雷聲從濃厚的烏雲中發出,宛如火藥庫的爆炸;接二連三的閃電,照耀草原,露出許多被驟然摧折了的樹木。雷聲愈作愈響,震耳欲聾。

最後,他突然被一個巨大的而更可怕的雷聲,嚇得跪倒地上。他平常是從不祈禱的,然而在這時候,他卻喘息著說:‘啊,主啊!如果雷聲和閃電同你是一樣的,那麼,請多給我一些光亮的閃電,少給我一些可怕的雷聲吧!’”

在你讀到林肯演講中的這些故事中,相信你也一定會忍俊不禁,並為林肯的才智驚歎不已。許多演講家運用詼諧效果,總是故意地誇張些矛盾的事。這種誇張,比起引用平時那些詼諧的故事,成功的機會要多上不知多少倍。

詼諧效果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講述一些關於你本人的可笑事件,把你自己說得十分可笑,而又裝得好像有些發窘。那時聽眾的心裏,恰如我們見到一個人正在拚命追趕他被風揭去的帽子一般,覺得十分可笑。

英國有個文學家演講時,用一種戲謔的口吻,逗得聽眾大笑。下麵是其演講的一段:

“諸位,我在年輕的時候,一直向住在印度,我常常替一家報館采訪刑事新聞。這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因為它可以使我有機會去認識一些偽造貨幣者和盜竊犯殺人犯,以及這一類富有冒險精神的幹才。(聽眾大笑)

有時我采訪他們被審判情形後,我還要到監獄裏去,拜望一下我們那些正在受罪的朋友。(聽眾又發笑聲)

我記得,有一位因為殺人而被判無期徒刑的人,是一位絕頂聰明而善於說話的青年,他告訴我一段在他看來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話,他說: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一失足跌入罪惡的深淵裏,他一定要從此為非作歹不止,最後他竟以惟有把人都擠到邪路裏去,才可表現自己的正直。’(聽眾大笑)

這句話也正是現在的內閣的妙喻了。”(聽眾的笑聲和鼓掌聲同時並作)

演講要詼諧有趣,常見的手法是采用幽默手段。演講者總是善於適當地借助幽默的作用,幫助活躍場麵氣氛,以便順利地和聽眾之間,建立起成功的聯係紐帶,直到演講結束。

卡耐基曾說過:“據我了解,發揮幽默力量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聽眾讚成並喜歡演講者和他所講的話。要是他們喜歡上了演講者,那麼肯定就會喜歡他所做的演講。”有的人在演講中,常常通過開自己玩笑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個演講家在談到時間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時說:

“我記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人讓我吃些小藥片,以使我不想女孩子。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藥片開始發揮作用了。人們都羨慕我,到了這把年紀還保持著良好的體形,我要把功勞全部歸於我的夫人愛麗絲,25年以前我們結婚的時候,我曾經對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