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承哲伸出手,帶著癡迷之色,輕輕拉住皇後的手,輕聲道“貴妃之位尚還空著,皇後心中意欲為誰?”
皇後沉吟了一下,目光從德妃、淑妃、惠妃麵上一一掃過,款款道“幾位妹妹都是一樣的好,且還都沒有子嗣,倒叫臣妾不好選。”
太後輕笑一聲道“皇後這麼一說,倒是靜柔夫人最有這個資格了?”
皇後滿臉笑意,卻掩不住一絲嘲諷“靜柔夫人原是皇上民間的發妻,隻可惜,後來不知道何故竟與尚是冷少爺的皇上和離了。再後來,等得知皇上真實身份之時,又……說來,到底還是皇上心善。皇上對昔時身邊之人,果然是情深義重的。”
皇後這話說得不懷好意,且又當著滿宮妃嬪說出來,若姊姊今年真要留在這裏,這可叫她如何做人?幸好,翼之已經有了些眉目,想來找到姊姊也該快了。還是趁早離開這是非之地才好。
“皇上……”太後突然拖長了聲音,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承哲,淡淡道“這貴妃之位既然是皇上前些日子向哀家提出的,那麼,想必皇上心裏頭應該早就有了合適的人選吧?”
承哲那繁星似的幽深眸子裏光芒一閃,花瓣似豔麗的唇帶上了幾不可見的笑意“這事,始終還是要皇後作主。但朕也想聽聽太後的意思。”
皇後聽了他這令人蠱惑的輕柔聲音,不禁得意,向他甜甜而笑,反觀德妃,臉上露出忿忿之色,一條帕子被她擰得跟麻花一樣。
太後微微一笑,明明是溫潤春風般的笑容,卻讓我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她深瞥我一眼,笑道“皇上既然要聽聽哀家的意思,哀家倒不妨明言。咱們母子比不得前朝的皇帝和太後。必竟咱們也是當過老百姓,挨過苦,受過累,過過平常人的日子的。所以,哀家倒是覺得,皇上是不應該忘本的。德妃、淑妃、惠妃這幾個孩子雖好,但,必竟跟著皇上的時日太短。反觀前頭跟在皇上身邊多年舊人,死的死,病的病,就算是好端端留在宮中的,因為身份地位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原因,所享受的階位,也總比不上其他的孩子。”
她頓了頓,目光從承哲臉上掃過,露出明顯的嘲諷之意“本來,皇後母儀天下,是這六宮之主。這立妃一事,哀家不好插手。但,前幾日,德妃好心找來的原冷府的老奴張氏,想不到,到最後竟害得她痰迷心竅就這麼去了。哀家心裏就在想,人生無常,當日在咱們母子身邊陪著咱們挨過苦受過累的舊人,已經越來越少。知道的人,說一句她們自個兒沒福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跟著咱們母子隻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所以,哀家希望皇上要珍惜曾經與咱們同甘共苦的舊人,更要給她們應有的福份和尊貴的地位。”
皇後笑了笑,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驚異,仿佛太後這翻話早在她的預料之中一般,含笑道“依太後的意思,是想立一位先前皇上身邊的老人,太後心中意屬於誰呢?”
太後眉頭向上微微一挑,沉吟道“靜柔夫人雖懷有龍裔,且又是先前皇上在民間的發妻,但總歸和離過,到目前為止,夫人這個位份已經是上限,不宜再封。孟美人又病成這樣。”突地眉開眼笑道“有了,哀家心裏倒有一位頂頂合適的,這孩子自小跟著皇上,最近又受了甚多的委屈。隻是……”她拖長了聲音笑著問道“哀家不知道皇後同不同意!”
皇後聽她這樣一說,忙深深拜了下去道“臣妾雖是六宮之主,但立貴妃一事,非同小可,若無太後點頭,這貴妃將來也是萬萬服不了人心的,更不能協同臣妾共同協理六宮事務。所以此事,要請太後拿個主意才好。”
太後頗為滿意,勾起一道嫣然的笑容,轉向承哲問道“皇上,可有意見?”
承哲望著我道“朕沒意見,那就……”
殊料,太後意笑容滿麵,飛快打斷他的話頭道“既然帝後都同意了,那就冊封銀才人為銀貴妃吧!”
平淡的一句話,卻像驚雷一般,落地炸開,皇後更是被震得一時怔仲,驚異地問“太後說得是哪位?”
“銀衣,銀才人!”太後款款道“雖說這晉階一下子晉得快了些。但難得的是,銀衣打小兒就跟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又是皇上和你都意屬提拔之人。”望著皇後麵色如土的樣子,她麵向諸妃嬪輕笑道“本來,按照咱們吳越國的規矩,銀衣她一沒子嗣,二沒身份,這貴妃這位,萬萬還輪不到她。可是,你們要知道,皇上和哀家都是從平民到尊位的,頂頂不愛講究什麼資曆、背景。銀衣她賢才淑德,早些年跟著皇上,在隱龍山莊委實吃了不少苦。皇上登基之後,又隻給了她才人之位,的的確確是有些委屈了她。所以,哀家覺得,把她提到貴妃之位,並不算逾越過份。”
頓了頓,她眼光深邃地向諸妃看了一眼,冷冷道“哀家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些什麼。銀衣從一個小小的才人一下子晉位成貴妃,的確是咱們吳越國開國以來都沒有過的榮寵和榮耀。但是,你們別忘了,哀家和你們的皇上,也曾在民間呆了數十載,這也是咱們吳越國開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更何況皇上登基以來,如此大幅度晉階妃嬪的,也不是沒有。先前跟在皇上身邊服侍的席尚儀,如今就已經成為了九嬪之首的昭儀娘娘。你們也別眼紅,別心裏不痛快,你們進宮服侍皇上的時日還短,不過區區數月,哪比得上銀衣和花晨那樣,打小就跟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的?不過,哀家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和睦相處,好好服侍皇上,多誕子嗣。將來連晉數級,魚躍龍門,那也是可能的。必竟貴妃上頭,還有個皇貴妃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