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逃脫之計(1 / 2)

“看這樣子是來不及了。”

“你是說我拖後腿麼……”

在鳩雨和歐陽曉呆的船艙,兩個人正在討論著怎樣脫身。

歐陽曉的融合已經完成了。但是他的身體還是很虛弱,而且似乎不是很清楚發生了什麼。這一點讓鳩雨感覺很奇怪,不過在她接受到歐陽曉的核心信息之後,就明白這是為什麼了。

歐陽曉的核心是一艘代表著華夏航空母艦技術最頂峰的傑作——突擊型戰鬥航母。這台機體的具體情況鳩雨不清楚,但是這台機體上裝備的設備她卻是知道。

“蜂巢”型艦載無人機垂直發射機構。“垂直發射艦載機”這一理念最早由三戰前的美洲國家“美利堅合眾國”提出,旨在研究使航空母艦通過像導彈那樣垂直的向天空發射大量的艦載機的技術。因為是垂直發射,不需要做甲板準備,甚至連航母甲板都是多餘的,因此艦載機的起降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在緊急時可以使已準備的艦載機在同一時間全部發射。但是這一理念因為無法解決駕駛員在發射時需要承受的強壓和視線隻能麵對天空等致命問題而被擱置。

但對於鐵馭來說,這些問題可以輕易解決。首先這種航母鐵馭的機體隻能搭載無人機,這樣飛機就不需要考慮起飛或者高空機動時會不會將駕駛員壓扁,大大提高了艦載機的性能。其次因為無人機的個頭普遍偏小,又是以導彈的姿態豎直安置在機庫和垂直發射架上,載機量也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整整650架艦載機。這些艦載機都能夠在八分鍾之內被全部發射升空。

但是這種係統卻需要極高的運算精度。首先就是發射程序,艦載機大量發射的時候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N位的參數,不然發射的時候因為氣流和其他原因發生撞機事故,在戰場中可是很要命的。其次就是負責管理這些艦載機進行編隊作戰的輔助係統“蜂王”。“蜂王”係統的存在本來是為了輔助鐵馭,以減少在戰鬥中那高到燒顯卡的神經負荷。但使得這台機體對鐵馭的要求卻更加苛刻。

這台機體的核心本來是沒有主人的,因為在軍方篩選的三千多萬候選者之中,沒有一個能擔得起這種極端武器的神經負荷。即使能夠融合納米基因,但是操控不了“蜂王”係統也是沒有用的。

這就是歐陽曉為什麼在完成融合之後狀態這麼差的緣故了。為了融合“蜂王”,他的大腦承受的負荷太大,再加上在融合中能源中斷過一段時間,導致部分記憶在融合中被丟失了。

這其中,似乎就包括剛剛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歐陽曉還對與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一名鐵馭而感到奇怪,因為他現在的記憶是幾個小時以前的,那時候艦隊還沒有遇襲。不過在鳩雨的解釋之下,接受能力比較強的他還是大概明白了現在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