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高 興 不 起 來(1 / 1)

我對端午、中秋、春節三個傳統節日看得很重,同時對“五一”黃金周也已經習慣,有關部門認為“目前中國的發展水平有限,不能有太多的時間給老百姓消遣”,不願意增加法定節假日的總天數,卻執意要取消“五一”長假,來補在傳統節日上,我看就大可不必了。原因是:這種挖肉補肉的做法,不僅煩瑣,使法定節日顯得零碎,而且沒有實際意義。據報載,新浪網友的反對率超過三成。

筆者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有機會與省內外的不少單位和個人接觸,得知不少地區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在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方麵存在一定彈性,除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以外,其他單位在“五一”、“十一”黃金周及春節法定假日上大都打了折扣,理由是調假太麻煩,調一日牽動整月,調一人牽動整個車間、班組,況且每個月的生產任務都壓得很緊,加班加點尚且來不及,怎能放長假呢?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且每個節日放假一天,零零碎碎,恐怕在不少廠礦、企業未必行得通。既然行不通,對工人們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在筆者看來,躬耕於農田的人們和自由職業者不需要國家法定節假日;拿著國家俸祿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每周都有兩天法定休息日,不大在意一天的法定節假日;最需要得到休息的是一線產業工人,但須單位說了算,如果端午節、中秋節能夠安排他們同家人共度時光,當然最好,勞動法是這樣規定的,工人們也是這樣期盼的,但肯定有難度。

“五一”黃金周已實行多年,由於它特殊的節日含義——國際勞動節,加上五月份溫暖適宜的氣侯條件,早已被人們樂滋滋的接受並習慣。無論男人還是女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會對黃金周期間特有的節日氣氛念念不忘,這是與購物、旅遊、走親訪友相關聯的節日!現代的人們,整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奔走於事業與家庭之間,每周兩天的雙休日早已被剪不斷理還亂的工作,煩瑣的家事,不得已的應酬所擠兌,難得有一個相對長一些的法定假日,看看年邁的長輩,拜望敬愛的老師,約約昔日的同學、同事、戰友,或者一家幾口作一次短線旅遊,一覽險山峻峰、湖光山色,盡享生活之美,這才叫假日,這才算生活。

我很看重傳統節日。在學校讀書時,曾年年編出理由向老師請假,從百餘裏地往家趕,過端午和中秋。參加工作後,除了出差在外省市實在回不了,一般每個傳統節日都會陪著父母妻兒共慶節日,盡管一家六口分住三處,聚在一起頗為費神,但很樂意。現代的交通工具一日千裏,區區幾百裏地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相聚並不難,在我看來,傳統節日過得好不好,與是否放假無關,隻與心境有關。

所以,不能給傳統節日另行安排時間,卻要取消“五一”黃金周,這讓人確實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