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的那一天,是個晴朗的星期天。上午,我一個人在辦公室值班,四周靜悄悄的,沒有喧嘩的人聲,也沒有小車喇叭的鳴叫,悠閑無事我就想構思一篇小小說。正當我為小說中的主人公幽默滑稽的性格而自鳴得意的時候,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我拿起話筒,對方那沙啞低沉的聲音便飄入我的耳膜,我清楚,他又要通過我,查找有關人士的號碼了。我的同事K主任,進入8月份以來,為了孩子能夠在省示範性高中就讀,上六安,跑壽縣,找同學,求領導,算是傷透了腦筋。
“這煩惱全是我自找的,當初誰讓我好高騖遠呢!”黨政辦清淨無人的時候,他喜歡坐到我的對麵,談及孩子上高中的事情,免不了發出一些感慨,遇到事情的人,喜歡向別人傾訴,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向人們講述阿毛的故事。
全市性的中考那天,一位多年沒有見麵的老同學,帶著厚厚的印刷品,驅車來到K的家裏,說是代表L高中進行招生宣傳工作。L高中與壽縣一中同屬省級示範性高中,隻是牌子要老一些。K便打聽上年度該校的統招擴招分數線,老同學很自信,說去年曾以510分從你們鎮擴招兩名學生,今年要是你家孩子考分在530分以上,我想,進我們校應該沒有問題。一席話說得K和妻子激動不已:上L高中,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啊!那天,從不沾酒的K的妻子,破天荒地喝了一瓶啤酒。
一周以後,中考分數公布,K的兒子考了535分。在征求了那位同學的意見後,K毫不猶豫地為兒子填上了“L高中擴招”。
7月15日,是學生檔案的報送日。上午,那位同學滿頭大汗地趕到K的工作單位,告訴他,L高中的擴招分數線提高到540分,要K找找關係,再加一份保險,否則,我不能保你孩子錄取。K怔怔地望著老同學,問:“找個副處級幹部寫個條子,行不行?”老同學沉吟了片刻,說:“差不多吧,但最好是要害部門的領導。”
與老同學分手已近十一時,烈日當空,酷暑難耐,K夾著公文包匆匆忙忙擠上了六安方向的大客車,到達目的地時,十二點多。在皖西大戲院一個僻靜的飲食攤點,K要了一碗牛肉麵,可剛吃了幾口,便覺得胸口一陣陣絞痛,他索性放下筷子,夾著包,茫然地在一個個商場裏轉悠,直到下午上班時間,才找到他的遠門親戚、一個副處級幹部。姨夫倒也爽快,問明情況後,便打著哈哈說:“為孩子讀書的事呀,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不違紀,更不違法,我給你寫張條子吧!”K疲憊的身心頓時湧進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全家人的精神狀態,又恢複到中考前的情景:K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小酒照喝;K妻子饒有興致地看著電視連續劇,替古今人們擔憂或歡笑;兒子預習高一英語……
7月31日,幾乎在同一時間段,K的老同學和姨夫打來電話:L高中的擴招分數線飆升至570分,你家孩子沒有被錄取。
不久,K的兒子糊裏糊塗地被一所農村高中錄取,一連幾天,孩子沉默不語,人也消瘦了許多,眼望著分數比自己低的同校學生收到了省示範性高中的擴招、借讀通知書,他對父親說:“爸爸,您不要責備自己了,我知道,您盡力了。”
K當時腸子都悔青了,跺著腳說:他不應該參與這場人為因素挑起的生源大戰,他應該立足自身實力,為孩子填報誌願。
那一年,人們都說:生源大戰一旦形成不正當競爭,那麼,考生家長的人事實力就是籌碼,此言或許有點道理。因為,半年後,不甘現狀的K,通過他在市委辦的同學,硬是把兒子送到了L中學,還免去了部分借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