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嶽忠要上學的年齡的時候,嶽昇發現自己需要更多的錢,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嶽昇處處都是為嶽忠著想。為了掙錢,嶽昇開始做起了生意,那時候做生意發達的人特別多,但因為投資失敗搞得家破人亡的人更多,嶽昇帶著嶽忠,拿著自己辛苦攢下的幾十元錢來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方,當時這裏有很多的工地工廠,工資也比在內地要高,嶽昇在這裏辛辛苦苦打拚了幾年,終於得到了老板的賞識進入了管理層,但有了權力就有了欲望,原先單純的隻是為了掙錢給嶽忠讀書的想法已經不再成了促使嶽昇努力拚搏的理由,而成為有錢人能夠高人一等的心願開始成為了嶽昇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嶽昇從一個老實勤奮的人變成了一個城府極深,心地險惡的人。這也是他在這幾年摸爬滾打吃盡老實虧後總結出來的道理,那就是“奸而商,狡而官,詐而富。”
嶽忠懂事起就發現自己的父親所作所為與在學校裏學到的那些誠實守信的價值觀根本就是兩碼事,一次在和嶽昇吃飯的時候無意中跟嶽昇提出希望他能夠做個好人,可是這句話激怒了嶽昇,畢竟做了那麼多虧心事,被人一說誰都會產生很強烈的反應。從此嶽忠就和自己的父親嶽昇沒有什麼和諧的父子關係,甚至成了上下屬關係,無論是畢業後再父親的公司還是在家,嶽昇除了告訴嶽忠要做什麼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交集。
但善惡有報,之前做了那麼多的虧心事才攢下的產業根基也不會有多牢固,生意破敗的嶽昇開始動了邪念,早年聽說有靈器這回事,於是決定冒險去試試,結果當然和我所介紹的那樣,凡是和靈器訂立契約的人非富即貴。嶽忠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發行自己的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嶽昇可能也知道自己這樣活不了多久,於是開始將生意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嶽忠,嶽忠和嶽昇完全是兩個處事風格,雖然之前父親做了很多錯事,但嶽忠都一一的進行調解和補償,基本上在嶽忠的經營下他們嶽家的產業也漸漸進入了新的高度。
但富貴人家是非多,嶽家作為一個大姓,聽說自己家出了一個有錢人,那麼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什麼的都一夜之間冒了出來,有的來認親戚,有的來認親子。但嶽昇一個都不認,他不相信任何的人,隻有嶽忠一個人,雖然他不是嶽家的人,但他還是將親戚們都安置妥當,其中最特別就是那個拜北安為幹爹的嶽豐年,嶽豐年本是農民,和嶽昇的確有關係,但還沒有親到可以分割財產的地步,在嶽昇訂立遺囑的時候,所有的家產都交給了嶽忠一人,嶽豐年不悅,想奪得一杯羹,嶽忠為了大局,將一間工廠和一些工程單交給了嶽豐年,本希望大家本是一家人應該互幫互助,可是嶽豐年本就隻是個農民思維,不知道怎麼做生意,短短數月賠得血本無歸,開始惦記起了嶽忠手下的其他產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結實了北安,並拜他為幹爹,以為找了個靠山來對付嶽忠,那次的綁架就是事先計劃好的一次,不過被我們撞上了,才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