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禮說:“我建議,把河東那邊老舊小區,統統拆掉。那裏交通方便,而且麵積也足夠大,完全可以建造一個現代化的,大規模的海洋生物和藥物工廠。那裏都是一些破舊的民房。很多民房占的麵積都比較大,這樣也可以改造這些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我看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宋寶華也是項目籌備小組的副組長,但他就是搞政工的,對城市建設和工廠建設有關方麵的政策掌握的就不多,聽到孔尚禮說的話井井有條,而他有個親戚也住在河東那片破舊的小區內,就點頭讚許地說:“我覺得孔副鎮長這個建議是很可行的。那裏的地勢低窪,一到汛期,那裏的居民就要飽受發水的困擾,正好借助這次檢查的機會,把那裏整體搬遷。既改善了我們大嶺鎮的鎮容鎮貌,又讓這裏的上百戶居民借助這個建廠的機會,整個都改變他們的居住條件,的確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楚雲舒並不了解大嶺鎮的情況,也就沒有發言權,喬鳳凱不是籌備小組的領導,孫楊也不讓他在會上提什麼建議,他也沒有什麼建議可以提供,於是就幹脆閉口不言,其他的人也不敢說什麼。最後胡雪峰說:“那就這樣,暫時先把廠址定在河東的那片小區,一定要迅速摸清情況,製定一個我們能夠接受,居民也能夠接受滿意的拆遷方案,這件事要迅速落實,應該這幾天盛世集團就專門派人,督促我們的籌備和建設的工作。盛世集團各個方麵都非常積極,而且已經把十個億的資金,打給我們鎮裏。我們的工作就更不能顯得慢,更不能拖延。這樣,孔副鎮長,從現在開始,你就對河東那邊小區進行調查摸底,在兩天之內拿出一個動遷方案。”
這個會開得倒是痛快簡單,散了會,孔尚禮就帶領一幹人馬,前往河東那片小區。
喬鳳凱還是第一次走進這片據孔尚禮說,是破破爛爛的地方,但他突然發現,這裏絕不向孔尚禮說的那樣。雖然這裏臨近海浪河,但每家每戶的住宅,都建在高高的台子上,而且有大量的人家的住房,更不是什麼破破爛爛,雖然年頭久遠,但到處都滲透著清末民國初期的古典風貌,有的人家甚至是雕梁畫棟,高門大院。
喬鳳凱沒有想到,在大嶺鎮還有這麼一片清代中晚期的古建築群,但他也了解些大嶺鎮的曆史,這個三百多年前就建了鎮的地方,在二百多年前,有一個迅猛的發展,那就是有一個被朝廷發落的大臣,來到了這裏,帶來了200多人的家眷。這些大臣的後人,就在這裏生根發芽,生兒育女,形成了大嶺鎮最繁榮的曆史階段。過去了幾百年,當初的輝煌已經不再,但也可以看出,這裏代表著大嶺鎮,甚至是林口縣的文化曆史。
喬鳳凱牢記著孫楊對他的囑咐,不然,他當場就要跟孔尚禮說,這裏是堅決不能夠動的,誰動了這裏那就是犯罪。
但孔尚禮卻不管這些,看到幾位老人在一塊高高的平台上打著牌。孔尚禮就高高興興地走了過去說:“幾個老人家。在這裏打牌呢?日子過得很悠閑的。不錯不錯,看到你們日子過得這麼悠閑,這麼幸福。我們這些當領導的,心裏就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