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內容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鄧華紅
摘 要: 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學習數學需要的嚴謹態度,以及數學在各個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從而既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為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鋪平道路。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德育滲透 教育性原則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在一堂課中,教師把該講的知識都講清楚了,學生聽懂了,有關習題學生也會都做了,是不是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確是教學的中心任務,但並不是教學的全部任務。尤其是在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新課標要求教學活動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整體目標。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強調提出: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德育教育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授業、解惑”總是與“傳道”交織在一起的,因此數學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同時也隻有充分注意發揮教學的教育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障礙,使其具有排除學習中內心和外界幹擾所必需的意誌,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任務。在我們的教學體係中,各科教學內容都是根據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選定的,蘊含豐富的思想性。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學活動占有的比例相當大,這就更要求寓思想教育於數學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思想品德教育才有廣闊的天地。由於數學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通過具體材料進行的,是滲透在學生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因而它是生動活潑的,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正因為如此,充分發揮數學教學的教育性,在課堂教學中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能夠實行的。
一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貫徹好教學的教育性原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呢?
一要充分發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性、教育性。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及科學體係、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找出教材本身的內在的教育因素,明確教材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之間的有機聯係;在講課時,要從教材的實際內容出發,結合科學文化知識,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講到勾股定理和幾何知識時,可通過介紹中國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橋梁建設等方麵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教育學生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重任。在講到黃金分割點時,突出數學的美感,介紹優選法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發明的,從而激發學生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教育學生把畢生精力貢獻給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