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畢業五年,富同學窮同學的分水嶺(2)(2 / 3)

與他同時進公司的小金最初也是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因為小金堅持了下來,並且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去,因此,她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很快被提升,而小簡則一直在原來的崗位做著重複的工作。

其實,對於大多數畢業生來說,體會到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從入校就開始了。可是,這與進入職場的落差相比,恐怕還有差距。想要幹出名堂,想要燦爛輝煌,首先要耐得住寂寞,集中得了自己的專注力。除了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善盡美地把領導交給你的小事完成,我們別無選擇。隻有自己認真去做了,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公司的各種業務,也是取得上司信任的最有效的途徑。

專注,成就富同學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擔任撞鍾之職。剛開始時他還很用心對待這件差事,後來,他漸漸認為晨昏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誰都能做,鍾聲僅是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大的意義。

可有一天,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小和尚很不服氣:“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老方丈告訴他說:“你撞鍾撞得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有力量。因為你心中沒有體會到‘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為此,鍾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

老方丈一語道破天機:對待每一份工作,如果不用心、不投入,心是懶散的,又怎能聚集成功?時下不少畢業生心態浮躁,工作換了一份又一份,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門,“我覺得幹這個沒啥意思,不如辭職算了……”“怕遲到了挨批評……”“跟女友分手了,沒心情……”

這些人大多數並不缺乏聰明才智,他們中有的甚至聰明過人,智力超群,但是卻不能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為什麼?因為他們缺乏專注的習慣。集中精力幾個小時對他們來說就是難事,集中精力在同一項工作更是一種煎熬。他們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想法,唯一缺少的就是專注於一件事、一份職業的能力,這種人是聰明的傻瓜,是聰明的失敗者。

富同學卻恰恰相反,他們會尊重自己的工作,用心對待每一份工作,把每一份工作都當“目前的唯一”,做到“幹一行,愛一行”,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們起點低時,不埋怨、不放棄,感謝公司提供了工作機會與機遇;他們扶搖直上時,用誠摯感恩的心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杜拉拉升職記》中的主人公杜拉拉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社會經驗,但她勤勞,願意從低做起。剛進公司的她,專注而無怨無悔地做了很多的工作,幹了很多的活,正是因為專注於工作這一點,她的老板和她的戀人王偉都注意到了她,最終她才能從一名樸實的銷售助理脫穎而出成為公司的HR。

在工作麵前,我們來不得半點虛假,應該要專注對待工作中的一點一滴,用心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哪怕它是極其微小的事情;切不可把工作當兒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把別人當傻子,自作聰明,到頭來勞累吃虧的還是自己。

工作,不著眼於“錢”途

工作要“唯利是圖”,但“利”絕不等於“錢”,在職場中磨練的成功人士要的絕不僅僅是“錢”途。

也許是耳聞目睹太多別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畢業生們往往將社會看得比以往更冷酷、更嚴峻,因而也就更加現實: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用盡一切手段,隻為了工作時少說一句話、少寫一頁報告、少出一次差、少幹一個小時的活……他們隻想對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將來的薪水,甚至是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員工,在公司已經工作了十年,薪水從不見漲。有一天,他終於當麵向老板訴苦。

老板說:“雖然你在公司待了十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夠不上一年,能力也隻是新手的水平。”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

這是隻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處。現在不少剛跨入社會的年輕人因為不滿足於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如興趣愛好、專業知識等等,可到頭來連應得到的薪水都沒有得到。